秋闱[wéi]: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
又到了秋闱的日子,王客行欲前往贡院赶考。
此前,王客行已经足足考了九年,奈何仍未中举,至今还是一个小小的秀才。
三年前,他再度落榜,心灰意冷,是爹娘的鼓励才让他重振旗鼓。
他已到而立之年,却仍未成家,只因他发过毒誓:“不中举人便不成家!”
家住偏僻,路途遥远。王客行带上了家中大部分的余粮,爹娘只给自己留下了一点下锅的米。
如此情景,让王客行心生感慨:“寒苦之家无幸事。”
他在心里暗暗发狠,这次定要考中!
就这样,他背上了全家的希望,带上了心中的信念独自前行......
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对王客行早已是家常便饭。离贡院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他带的粮食早已所剩不多。
这天,他路过一家荒屋,打算进去暂住一晚。
院里有一棵硕大的桃树,桃枝上挂满了又圆又大的红桃。
王客行大喜过望,爬上桃树美美地吃了一顿。
寒风吹过,吃得有七八分饱的王客行诗兴大发,开口就念出了一首打油诗:
“万绿丛中一点彩,
细叶淡枝红装成。
旷野寒风腰轻动,
曼肢轻舞似洛神。”
微风拂过,诗声伴着风吹向远方......
晚上,王客行拿出了自己半截蜡烛,秉烛夜读,书声朗朗传到了院子里。
“嘭嘭嘭。”
房门被人敲响。
一个温柔清脆的女声传来,如同树上黄鹂的鸣叫,又如山间流淌的清泉,“公子,你在吗?”
王客行大声读书,不为所动。
“公子,能开门吗?”
“姑娘,夜已经深了,你还是快些回去歇息吧。”
“公子有所不知,我随婶婶到城里省亲,不期两人失散。我已是走投无路了,方才在院里听见公子的读书声,看见这边有烛光,才冒昧前来打扰,还望公子收留我一晚。”
“即是如此,你且静待片刻。”
王客行手秉烛光将姑娘迎了进来。
姑娘一进门,王客行看呆了眼,美若天仙确如其分。
沉鱼西施不如貌,
闭月貂蝉怎敌她?
落雁昭君应怕见,
羞花贵妃也遮颜。
意识到自己失态,王客行赶忙低下了头。
“小生一时唐突,还望姑娘莫怪。”
姑娘笑了起来,那笑声堪比天籁之音,就算是伯牙弹出来的曲子,在这笑声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王客行猛咬舌尖,让自己清醒。
蜡烛所剩不多,王客行决定熄灯睡下。
他和衣而卧,躺在了冰冷的地板上,让姑娘睡在了铺好的床上。
晚上,王客行冻得瑟瑟发抖,刺骨的寒冷让他睡意全无。
“公子,你还是睡到床上来吧。”
“不行,我怕会把持不住自己,到时候污了你一个姑娘家的身子,叫你如何出去嫁人?”
“你娶我不好吗?”
姑娘说出来的话让王客行猝不及防。他就像被一团百多斤重的肉一下砸昏过去的野狗,晕晕乎乎地摸不着头脑。
“公子怎么不说话?莫非是已有妻室?”
片刻后王客行还是清醒过来,义正言辞地拒绝:“姑娘,我家境贫寒,鄙人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恐怕配不上你,你还是另择良人吧。”
“公子是举人,怎么说自己是秀才?”
王客行只觉得这位姑娘是在与自己嬉闹玩笑,他不再多言,静静地躺在地上闭目养神。
天还未亮,王客行从地上爬起,揉了揉自己僵硬发酸的身体,他留下了一封书信便悄然离去:
“寒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