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可。”
有了张嵘开头,其他人纷纷附和。
就这样年号“长生”被定下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新年号颁布之后的一系列事宜。
比如北伐和搬家。
朱棣等几个带兵的藩王被有意的留在宫里打算到时候一起走。
这两件大事碰在一起成功的让不少臣子累的住在了办公的府衙。
应天到洛阳大概七百多里的路程,很快一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都要暖和许多,甚至连雪都下的很少,所以整个迁徙的过程都很顺利。
一三九七年(长生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他们在大军的护送下成功抵达洛阳。
休整了一晚后。
次日便让军中帮忙清理出一片地方把那些被一块带来的考生们都扔过去考试。
正常参考的,上次考中的五十一人,六个慈幼院选出来的,考了前一百名官员的女儿以及当初河西村的八十一个孩子,因为朱长安亲自教过所以破例被全部打包过来。
林林总总近千人被圈在一起考试,周围巡视的都是甲胄森然的兵卒。
此次鬼畜而荒唐的考试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他们自己自带干粮了,正常情况是需要他们自备干粮的。
他们的伙食也是跟着那些兵士,他们吃什么考生们就吃什么。
毕竟朱长安自己都没开小灶跟着一起吃军队里的大锅饭怎么可能给他们搞特殊。
九日后。
终于考完了。
看着考场里面密密麻麻的一脸生无可恋的众人,朱长安也疲惫的打了个哈欠。
不过他们依旧被扣下不能走。
考卷在经过封弥、眷录、校对等程序后才送到阅卷的考官手里进行评阅。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这些卷子才送到几个考官的手里。
跟着被折磨了十二天的考官们终于有了事干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些卷子在张嵘傅敬等人的同心协力下,以极快的速度被批阅完毕。
熟知他阅读喜好的张嵘选的多是能让他喜欢的文章。
此次统共录取两百人。
录取数量很多但上次录取的五十一人里依然有十四个没上榜的。
“拖出去斩了吧。”朱长安眼睛都不抬一下的说道。
那十几个倒霉蛋瞬间面如死灰,哀求着饶命。
“此次扩招这么多都考不上,真不知道上次那些阅卷的是怎么看的卷子,净浪费我的工夫。”他喝了口热茶疲惫的抱怨着。
傅敬等人讪笑不已不敢接话。
考中的三十七人则是满脸庆幸,要知道这可不单单是死自己一个就完事了,那些人还要被抄家然后阖家都要被流放到千里之外开荒种地。
然后没考中的几百人被送走,考中的二百人马不停蹄又开始了殿试。
考完阅卷次日便出了结果。
朱长安直接把徐妙锦的卷子递给了一旁正在夸赞韩克忠写的有精妙的朱棣。
“这是你小姨子写的。”
朱棣闻言先是一愣,回过神后立马兴致勃勃的凑过去看。
徐妙锦的卷子被递过去,朱棣看的那叫一个仔细,其他人见朱棣如此也都凑过去看。
她的卷子字迹工整、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内容也是引经据典充实明确,可以说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了。
ps:以下不会占用四千字的正文字数,作者有话塞不下就放在文末了。
因为被谴责了所以大概叙述一下我倒霉的一个月的倒霉事件以及这几天在干嘛。
大概就是既上个月厕所坏了以后我的锅也阵亡了,然后洗衣机也坏了,洗衣机坏了以后灯也坏了,这些其实都还好,让我头疼的是后面我好像也坏了。
然后时间到了八月五号,这天我九点上班工作到第二天七点半下班回家做了点吃的时间太紧没睡着,然后九点继续上班,然后十二点回去睡觉,一觉睡到了晚上大概是公司的人怕我猝死所以没把我叫回去。
然后八九点我醒了吃了点东西以后开始码字,一边摸鱼一边码字没多久就开始窜稀并且胃疼,我吃了一个布洛芬后就趴到床上听小说摆烂去了,然后从十二点开始疼得越来越厉害,关了灯也睡不着,辗转反侧到三四点的时候,有点想去医院然后想了想自己的余额放弃了(这不能赖我得怪我们老板拖欠工资我才穷),后面五点左右我又吃了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