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到达医院,正巧碰上药师操作送药机器人,只见机器人大约有半人高,像个小型可移动冰箱,上方有一块显示屏,身体部分有一个可以拉开的门,要送的药物就被放在里面。
徐明宇向大家介绍:“这个送药机器人内部已经录入了医院的立体地图,药师可以直接通过操作屏幕选中要送药的病房,还能自动规划或人工设置送药顺序。”
只见药师熟练地在屏幕上操作,不一会,屏幕上就显示出了系统规划好的送药顺序:从六楼开始,挨个往下送,最终回到一楼药房。
众人原本想悄悄跟在机器人后面走完整个流程,但怕一行人跟着目标太大,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众人一合计,决定分成两组跟着参观。
靳轩对于创新创业的小组会议和活动,经常是能缺席就缺席——今天也不例外。
他不在,最后决定纪唐、乐宜和施炎三个人跟着机器人走一圈,回来再换吴昕玥、魏倩倩和朱瑶,徐明宇表示自己经常看自家医院的机器人是怎么跑的,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三人观摩了机器人送药的全程,发现这人工智能,确实帮助医院节省了不少人力资源。
只见机器人灵巧地一个左转,绕过了放置在走廊右侧的清洁车。
“厉害啊,还能避开障碍物。”乐宜开口夸赞。
“这很正常吧。”施炎说,“要是他都不能自动避障,要是送一次药撞倒五次清洁车,碰到十次工作人员,那早把医院搞得人仰马翻了。”
听毕乐宜觉得有道理,点点头。
“但我感觉这种送药机器人和我们想做的家用配药机器人区别还是挺大的吧?”纪唐略一思索,“这个机器人的功能主要是移动、智能避障、线路规划。而我们做的机器人可能更需要提醒功能。”
“确实。”施炎点头同意,“我们总不能也做个洗衣机这么大的机器人然后成天在家里转着找病人让他们吃药吧!”
“况且家用机器人应该用不着这么大容量。能容纳病人一周的药量就可以了。”纪唐又补充道。
虽然想做的产品之于医用送药机器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三人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可取之处。
例如与使用者的交互方式。
药师显然不是计算机专家,所以整个送药设置的流程不能太复杂,否则每当有一名新药师来医院,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成本学习如何使用该机器人。
而这个机器人的交互流程就设计得简洁直观:机器人肚子里有十几个放药品的小方格可以设置为与病房号一一对应,其中病房号可以直接输入也能通过医院的立体地图选中。确认后系统会自动规划路径并显示预览,药师觉得没问题,按下确定,机器人便会出发去发药。
交互界面的示能和意符做得很好,让人在第一次看到界面的时候便能做出正确的操作。
再例如,机器人的语音。
在执行指令时,机器人会发出语音,比如“我要出发去送药啦”或者“XX号病房,药送到啦”之类的,这样的语音不仅让用户确认机器人现在正在执行的指令,而且某些情况下活泼可爱的语音还能勾起患者的同理心,让他们的心情变得好一些。
众人考察下来发现送药机器人的整个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当然,偶尔它也会露出其人工智障的一面。
就比如,它坐电梯只会站在电梯正中间。
所以现在它正在对着抢占了它位置的施炎“请让一让请让一让”狂叫。
施炎“嘿嘿”了两声,给它让了位置:“看上去这个智能避障功能还有待提高。”
再比如,在给其中一处病房送药时,机器人的滑动门卡住了。
但与此同时,对应格子里的药并没有被取走,于是滑动门不停地以极快的速度开关,护士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拿到药品。
最重要的是,这个机器人依旧无法覆盖整个送药流程,在机器人到了药房之后需要人工将药物拿出来,机器人并不会主动把药拿出来。
遇到一些对机器人一窍不通的病人,也只能叫护士来处理了。
众人一圈转下来收获颇丰,但怕叽叽喳喳讨论影响病患休息,一组人便就近找了家奶茶店商量任务分配的事。
最终决定由纪唐、乐宜和徐明宇负责产品设计的工作——纪唐曾经在工作中学过一点三脚猫建模功夫,说不定能用上,其余人则负责软件部分的功能实现。
众人分配好工作,纪唐在群里发消息问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