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白马倚斜桥 > 第16章 剑名玉笛

第16章 剑名玉笛

张锦年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当然前提是还要有这位个性鲜明的儒生注明在内。

说起来,除了一些拗口难辨识的文字之外,大部分的文字他也是认得的。

只是认得归认得,但这些字串联在一起,组成一行高深莫测的字,反而是觉得陌生不已。

此刻张锦年正在逐字逐句的读出书上内容来:“仲尼曰:……”

不过读着读着就感到头疼欲裂,眼神涣散,果然要他读书还是太难了。

张锦年不得已放下书,靠坐在竹椅上,意识已神游在千山外。

——

前些个日子。

傍晚,海霞共开,剑气纵横。

长安城外的某处山崖壁上。

精妙绝伦的剑招被主人镌刻在上,李隐殊与张锦年一起并肩站在山崖对面的草地上,两人很是精神灌注的盯着那镌刻满是剑招的山崖壁。

而那些剑招里,一行一式之间,满是剑气,剑气惊为天人,强横无比。

李隐殊看了一会后,就跟张锦年说起了这山崖剑壁的来历。

这在山崖镌刻剑招的人名叫做王少伯,乃是昭阳境剑仙,同时呢也是那位大唐谪仙人李青莲的好友,两人年少时在游历万千大好河山之中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好友。

李青莲生性洒脱,天下朋友极多,更是笑言道:“天下风流皆我友!”

王少伯的原先是一名儒生,后来考取功名进士及第之后,又遭几次贬谪,后去了边塞,以儒入兵,再修剑、枪等炼气道。

算得上天纵之资,不过才三十几岁就是一名昭阳境剑仙,世人常把他与李青莲比较,但人与人之间并不相通,两人无法比较。

如果李青莲是剑修的话,王少伯只能算得上一位剑客,比不得。

张锦年听完之后,倒是没怎么上心,只是问了这个昭阳境的来历,因为他所认知里,最高境界不过是渡桥这一个境界,所以相比这昭阳境就是那传闻止境。

李隐殊笑了笑,为张锦年说起了境界一门来,她先是轻笑调侃了一番张锦年,道:“没想到这山上皆知的境界分明你倒是只认得一个渡桥,我该怎么说你好呢!”

紧接着她又道:“这境界一门,由底二境、中三境,上四境,高三境组成,层次分明……”

张锦年听完后,很是惊奇的哦了一声,原来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境界,真是令人心生向往。

底二境就是现如今张锦年所在的阶段:神通炼气一途开始的——引灵境、纳灵境。

这两个境界看似低下,却是基础,神通者,有丹田,引灵入丹田,纳灵滋百骸。

而进入中三境之后,才是真真正正的踏入神通炼气者,而这中三境分别是——藏神境、归一境、渡桥境。

底二境基础打好后,引灵养心神,内视纳灵百骸,藏识开神,神通术法此时可拍手而来,丹田有气出。

归一境,将藏神境一切所法,归于丹田之中,识海之内,突破生命枷锁,最高者一生无灾可存六百余年。

渡桥境,以丹田为桥墩,联合身躯穴脉,连合识海泥丸宫,泥丸宫真是藏神之地,而渡桥之境连接丹田与泥丸宫,正是对应了那句:天灵地气。

此境界者,已有一丝道之气,正如此,历经雷劫之后,只有正式步入上四境,成为真正的山上仙人。

上四境分别是——开道境、龙台境、人仙境、识神境。

开道境,开道开道,开的就是自己所修之道,开那缕道之气。

龙台境无其他书籍记载,只有一句话语用来形容:鲤鱼跃龙门,就此龙台分仙尘。

如果说开道境便可称之为真正的山上仙人的话,那么龙台境就是区分普通山上仙人和大道可期的山上仙人一境。

人仙境,人仙境不用过多言语来形容,境如其名。

识神境也是如此。

真正需要注意点是高二境。

脱离上四境步入高二境之后,便不可轻视了,这不是境界高低的问题,而是人与圣人之间的问题。

高二境分别是:清月境、昭阳境。

境中有日月,体内藏神通,步入此二境者,乃是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圣人,无论何时何地,主要呼喊会在心中念了此圣人名讳,那么此圣人便心生有感,一念便知晓。

到了这境界的圣人,大多都是可就此飞升成天上仙人的存在,所以世上也不多见。

山上修士称这类人叫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