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上柱国 > 第2章 狗蛋这个名字真的狗蛋

第2章 狗蛋这个名字真的狗蛋

众多的疑问飘上脑门,“别说话,快哭。”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哭?施元再扭头看看。房顶,黑咕隆咚的,看着像木头。墙壁,虽然有粉刷过的痕迹,可是依然很是破败。床,哪里有床?怎么是土炕,虽说土炕上也有床帐,可怎么看也不像是医院。这不会是农家吧,难道说这是在山下的农民家里?原地急救?

再重新看回那个女人,从脸庞上看四十岁上下,头上梳了一个貌似盘龙髻的发式,发髻上还斜插一只凤尾样式的银簪子,凤尾上垂下一颗豆大的珍珠。这是明显的复古装啊,施元心心念的端详着女人的装扮,前两年城里流行汉服,没想到农村也被波及到,还是一个中年妇女。

一声呻吟从炕上传来,有气无力的声音,“姐,把儿子抱给我,我要看看。”

“看什么看,月子孩丑死个人,”说着女人在怀里孩子的屁股上又狠狠掐了一把,“孩子他爸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也不知道给孩子起名字了没有。”

施元躺在软软的温柔之中脑筋飞快的转动,突然一阵痛感从屁股上传来,施元一愣,然后突然之间大彻大悟,我这是他娘的再生了,还是生在了一个偏远农村的家里。想想上辈子童年的苦楚,施元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可是!可是哭声却是婴儿的啼哭。

上辈子,上辈子施元出生在胶东靠近海边的一个小山村,自幼跟着母亲生活,老爹是个军人,在南方的一个城市工作,两地分居使得施元很少见到父亲。类似孤儿寡母的家庭在六十年代,不能说吃不饱穿不暖,可也没有富裕家财,每年年底结算别人家是工分兑换成钱,而自己家却是要给生产队交钱。艰苦的日子刚熬出头,跟着老爹沾光办成随军家属,好日子没过几年,高中刚上一年,老爹又被关进牛棚,受到牵累,十六岁的施元就只能弃学插队......

幼儿施元哭着,这是什么事啊,怎么再生还要带着记忆哩,难道刚出生的小孩都是这样?亦或者自己抄近道没去喝孟婆的那碗汤,或者喝了汤失效了?从头再活一次,本是美好的向往,可是想想童年的那些苦难,难怪孩子生下来都要大哭一场,看来是有道理的。

村口老槐树下,三位老者还在树下望着天,“三哥,这老天怎么干打雷不下雨啊,你看今年还会继续干旱下去吗,我怎么感觉这天不像下雨的样子。”年轻一点的农夫问道。

“这鬼天气谁摸得准呢,这两三年确是干旱的紧,这冬天更是冷的紧了,往常年地里的活计早就该开始忙起来了,今年枣树还没露芽,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咋就不会了呢。”三哥摇头叹息道,“夫子给我等说说,书里怎么说的。”

被称为夫子的长衫老者依旧望着天,乌云压得很低,天气却是不冷,“春冷秋热是雨讯,这老古语说的是再也不会错的,春雷虽响却也不见得有雨,圣贤书上也没有讲老天下不下雨的事。江南有《农书》,山东有《齐民要术》说的也不是我们山西的事,十里不同天,做不得准。《农桑辑要》说的多是典训、蚕桑、耕作、播种、养蚕之类,却也没有天象。或许道家典籍里会有,但那非是圣贤书,我却不读的。”

“夫子懂得就是多。”三哥仰慕的看着夫子,读书人就是厉害,虽然夫子只中过童生。

“吆,道正叔自己去开宗祠了,咱们去看看?”年轻一点的农夫指着被称为道正叔的青年去的方向说道,“长房一门五代单传了吧,这人丁越来越不旺了,辈分倒是大了许多。”

“是该去看看,也好搭把手。”夫子整理一下衣服,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继续说道,“咱们老施家迁至此处两百余年,这长房的道正叔家却少生了两代人,这也许是大明朝的魔咒吧,哎!”

“夫子老哥又来了,悲叹国事,我们种地的却是不懂得。道正叔家给我们添了小兄弟却让我等高兴地紧,快去快去,给道正叔帮个忙。”年轻一点的农夫一把拉住一个,正准备往宗祠方向走去,就在这时,天空一粒粒蚕豆大的雨点洒了下来,正中夫子的额头。

“咱们的小兄弟定是个贵人啊,贵人啊,未来的族长定当是大富大贵之人!”夫子挣脱拉扯,状若疯魔,望空大喊,“一冬无雪,小兄弟一降生下来天降甘霖,大吉啊。”

产房中。

炕上的产妇轻轻用手逗弄着泪痕未干的婴儿,“大姐,你看俺们家狗蛋长大后能是读书的种子吗?我咋就看着像个大将军的样子,这瞪着眼睛的样子就不像个刚落草的婴孩儿。”

“焉妹,你说你家妹夫怎么说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咋就给孩子起个名字叫狗蛋呢。你听说哪个状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