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笑什么,是真的哭了好几天。”郑正明一本正经的道。
“小明,你给我闭嘴。”郑洁目眦欲裂的瞪着郑正明。
“哦,”郑正明低下头,小声咕念着,“我妈说的,她还去劝了。”
“好了,”郑洁又是大吼一声,然后满脸嫌弃的一指郑正明,“小明,你坐那块大石头上,别弄脏了我的席子,施元你开始讲故事,不许扯东扯西的。”
小姑娘这么厉害吗?看样子郑家五小姐将来是个管家的好手啊,这要是娶回家,等她长大......施元想到这里不由得一阵恶寒,身上的鸡皮疙瘩跳起老高,弄甚咧!人家还是个女娃娃好吧啦,施元你这个禽兽不如的臭狗蛋,呸!施元收敛心神全神贯注的开始讲述,黄蓉与郭靖没羞没臊的爱情故事。之所以选射雕三部曲开讲主要原因是,大宋朝的故事,不用费尽心机的改编历史背景,假如讲《碧血剑》或者《鹿鼎记》,那基本等同于要重新写一部书。
......
“郑正明,你怎么那么怕郑洁?”在回书坊的路上,施元问郑正明。
“五姐可厉害了,源域叔给她请的教书先生会武功,五姐经常拿一根棍子练,有一次三哥、六哥还有十一弟不服气,结果三个人都被揍的鼻青脸肿。”郑正明一脸恐惧的看向身后大柳树方向,在那里绿色的身影正在收拾地上的一片狼藉,而黄色身形正在手舞足蹈,手里的一截木棍打的柳树叶子到处飞舞。
施元与刘东方对视一眼,又默契的同时点点头,姑娘会武术流氓都挡不住,以后是不能惹那个小丫头,真没看出来,一人打三个还赢了。
早起,施元顾不上听老娘的谆谆唠叨,骑上黄牛往小河边赶去。
这几日施元思想没间断的在思考,加之施道正与施道勤的谈话也不再避讳他这个小孩子,让施元对这个时空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思想了很久,很久,他不能不想。原本想着这辈子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家里几亩地,地上老黄牛,很惬意的地主生活,比之上辈子的童年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然而静下来往后一想,越想越觉可怕,去年刚上任的皇帝接班一个月就挂了,现在接班的这个大约就是那个木匠吧,木匠之后就是末代的崇祯了。施元虽然没学多少历史,可是架不住信息大爆炸时代的资讯满天飞,何况还有个十三陵在那里摆着,前世儿子在北京的家就在昌平,离十三陵是可不远,偷偷去十三陵水库野钓,老施元也是经常干。
木匠皇帝也就干了七八年,然后崇祯十七年,然后就是清了,清了,娘的,施元扳着手指仔细一算不由得一阵恶寒,老资那时候才三十几岁,才三十几啊。战乱年代眼瞅着就来了,太太平平的过了五年好日子,如果没有施琅和傅山的事,竟然忽略了现在已经是大明朝的最后平静。细思极恐,农民军可是像蝗虫一样,抢光吃光之后,裹挟着被吃穷的人一起抢下一地方。不知道繁峙县有没有被屠城,这个永和镇肯定不安全,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别说起义军了,一帮流民随随便便就能抢了。也许福建那个兵家不争之地要安全许多吧,但是福建都是山区啊,那里的山可不是繁峙县的山所能比的,不单单是山,一块云彩一阵雨的天气也是活要人命,迁徙福建不可取,剃发留辫子的悲惨命运还是摆脱不掉。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上辈子当兵锻炼的身体强壮,这辈子还真就不能放纵自己,至少遇到灾乱能背上老娘跑路吧,所以目前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锻炼身体。
练武!施元拴好老黄牛,先打一趟军体拳热热身,然后又找来一根木棍,先来套棍法。胡乱挥舞了一会儿,感觉无趣,或许真应该拜师施道勤,好好学习一下武术。
改练枪法,这捅刺一下,那里捅刺一下。看来还是有必要...需要找个师父跟着学,自己这样乱弄肯定不行。施道勤的武术是不错的,施大宣也不赖,任谁教自己都没问题,可惜,可惜这两个家伙裹挟着老爹,放下箩筐里的一堆金子银子,挑着将来的大叛徒施琅一起去太原府了。
施元以木棍当枪,“杀!杀!杀!”突刺、防刺、左刺、右刺,上辈子老施元在部队学的刺刀战术展开,虽然力气依旧弱小,但气势犹在,如果大柳树换成稻草人,施元肯定能给他来个透心凉。
“好!”
来观众了。
施元停下刺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站立在不远处,和尚有胡子没有头发,但是有发根啊,发根都是白的,也不知道这老家伙什么时候来的,一点都没有察觉到。施元对自己失去侦察兵的观察能力深感懊悔,看来有些本事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