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上柱国 > 第32章 县试

第32章 县试

第二日一早,施元生物钟作怪,早早起床,喊醒其余四人。五人整备一应考试用具,赶往考场。

从古至今但凡是考试,要过的第一道关口就是安检搜身。仲春二月底,虽已有了一丝暖意,可是这一大早的春寒料峭中全身脱去衣衫接受搜身实在也不好受啊。守场的兵丁也是认真负责,衣服打开看看,考篮翻来覆去的搜搜,笔管瞧一瞧,砚台敲一敲,就是携带的午饭也要捅咕几下也才甘心。搜检之下还真有夹带小炒被查出来的,被查出来的考生直接被拿下,送去县衙门前示众去了。施元身前排着一个约有五十岁的瘦干老头,被搜捡时冻得颤颤巍巍,兵丁见此也是恶趣味降临,直到老头所带午饭的白吉馍被切成拇指大小,才予以放行,把老书生冻得鼻涕流了老长。

搜捡兵丁也是很有眼力的,见到施元他们五人这样神采丰秀,穿着不凡之人则是很少难为,也许他们也是为了结个善缘吧。

搜身完毕,施元拿着号牌,自己寻找号棚,施元是玄字丁未号。县试考棚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字分成八个区,每个区又按六十甲子分六十个考棚,也就说县试一届只能接受四百八十名考生参加,施元一边走一边算。繁峙县这样的小县四百八的考生也差不多了,县教谕提前发下的报名表数量就是按照这个为人数标准,实则繁峙县只有三百多名考生。一个县只有不到四百名考生,施元咋舌,想想后世儿子高考时一个县四千多考生,呜呜泱泱的送考场面,那时官方不得不出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

后世老施元的妻子就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每年高考季县里的几千考生如同下饺子一般,乌央乌央拥挤不堪,相对于面前的三百多人,那可真是大巫见小巫不可同日而语。

寻到自己的考棚,施元又是一阵咋舌。一条长凳,简易的木板支起一个案面算作桌子,四周是草把子编成的围墙,本来墙上是抹着泥巴的,由于年头太长,泥巴脱落的差不多了,考棚原本是有顶子的,可现今只剩下一些横梁还在。这要是下点春雨,那可就全部玩完了。难怪出门时老娘给准备了一把硕大的雨伞,这是用在这里的啊。繁峙县虽是山城小县然而文化积淀却是不俗,至少考院的基本设施还在。一些特别穷的县,连桌子和凳子都不提供,考生考试还得在家里自己扛桌子和凳子来。如果离县城很远的考生,只能向城里人租借桌凳了,要是舍不得花钱租借,就带一块木板和一摞砖头入考场,木块往膝头上一搁作为桌子,砖头则垫在屁股底下作为凳子。要是考试遇到雨天就更倒霉了,双脚泡在泥水里,那滋味真是难以形容。

三声梆子响,县试正式开始!所有考生已经各自进入考棚,有县里官吏鸣放礼炮,然后是学正宣布考场规则,再然后,请至正先师入场,请恩鬼怨鬼入场......请恩鬼怨鬼?施元摸摸脑袋,貌似很有道理啊,之前做过什么善事恶事,有恩贵怨鬼进场报恩抱怨......大善之举,从心理方面考量,这也是绝对公正的举措。

施元拿到空白试卷倒是不急于做题,淡定地磨墨,提笔在弥封线外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座号,这才开始在草纸上开始书写。

县试一般考四到五场,具体由主考县官来决定,一场考一天,当天交卷离场,不过夜。

第一场叫正场,也是最关键的一场,只要通过了,基本上获得了参加第二关府试的资格。

第一场考的内容是两篇四书文,还有试帖诗一首。

施元一看巡场书吏举着牌子上写的那题目,顿时有些愕然,因为第一篇文章的题目竟然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而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这两道题恰巧都是那个不省心的老爹让施元写过的文章,竟然莫名其妙的押中了考题……

施元不禁无语,这运气也太特么的好了吧,莫不成老爹施道正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幕,早已经知道考试的内容?

不过转念一想,施元便觉得不可能了,先不说这题目是考前才议定的,单就是施道正见首不见尾的风格也不可能去跟县里的官吏们做出这种事交易,也没有这个必要,这当真是碰巧押中了题目啊!那老爹的亲传弟子傅山肯定也是做过这两篇文章了。

施元还能说什么,这运气来了还真是挡都挡不住。

虽是如此,施元也没得意忘形,先在草稿纸上把文章写一遍,然后仔细修改,确定没有犯忌讳,最后定稿了,这才小心翼翼地用标准楷书抄录到试卷上。

科举考试对卷面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稍有污损便成绩作废。

另外,那书写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