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道。
其实王智也没想把他怎样,只是想打一顿出出气了事,但是看着此人被自家主人抛弃的凄凉模样,却又蓦地有些心软了起来,没办法,谁让他王大善人就是这么的悲天悯人,就是这么的……嗯……好心肠呢。
青袍文士听着王智这番话也没有多少杀意,眼睛里又生出了些色彩来,于是便没有隐藏,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某名叫赵德显,家是庐州府人士……”
随着赵德显的娓娓道来,王智的眸中渐渐显露讶色。
人才啊!
原来这名叫赵德显的青袍文士乃是崇宁四年便考中了举人,能在文风盛行的庐州府万千学子中杀出一条血路考中举人那都是一等一的狠人呐,记得本朝已故的文人大儒刘筠,还有那青史留名的包孝肃包拯,还有……呃……等等,这些可都是庐州府人士,而看赵德显的年纪,在崇宁四年左右不过十七八岁左右,未满二十就中了举人,这在本朝科举史中也是不多见的啊。
可惜赵德显生不逢时,崇宁四年正是本朝科举取士的最后一年,当其春风得意自信满满的赶到汴京城准备来年春闱会试金榜题名的时候却被告知科举……没了!
是的,科举在崇宁五年的时候被取缔了,取而代之的是太学‘三舍法‘取士,像赵德显这类有举人功名的学子可以直接进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