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的年轻人,其实却是在暗示,年轻人表达的内容,很对他的胃口……否则,此时他绝不会笑得这么开心。
服务生端了笼马拉糕来,泛着丝丝热气。
岁月侵蚀的目光越过朦胧的热雾,德先生问道:
“之前我们讨论过的话题,若是要你总结一个主题,你会怎么说?”
“主题……主题是,德林中学是否应该保持现状。”
“总结得不错。”德先生轻轻鼓掌,“「应该」……或者说,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决定不接受外部融资的理由……但我们好像都不自觉地遗漏了一个问题。”
“您是指?”
“德林中学,「能否」保持现状?”
思量些许,林元凯疑惑道:“以林氏集团的财力,维持一所规模不算大的私立中学,我觉得很容易。”
“关键不是财力,而是其他的东西。”
德先生细嚼慢咽着点心,抿着茶水,像个活了几千年的龟仙人。
为了方便建立观念,他先问林元凯知不知道北沧市公立高中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普遍的工资是多少……以及他们普遍会买的房子,大概是多少钱一平米。
前者,林元凯自然是答不上来;后者,稍微猜了个数字。
“两三万一平?”
“想什么呢,北沧又不是这里!”德先生给气乐了,“你说的那是豪华小区江景房的价格……刚入职没几年的青年教师,买新房的话,一万左右。甚至为了省钱,买郊区几千块的房子……当然,现在房价涨得猛,可能下个月我再问你这个问题,答案会偏差很大。不过,大致的情况,你要心里有数。”
“德先生教育的是。”林元凯连连腹诽,不是,老师买多贵的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
讲实话,他已经有点烦了,好歹家庭教育给他带来了还不错的耐心——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关键时候,林家子弟的耐心往往都不错。
德先生微微摇头,继续道:“至于工资,没有编制的代课老师,普遍拿着三四千块的微薄薪水,转正后会高一点,另外,熬工龄和办补习班是他们收入的主要增长方式……很要命的是,转正并不简单,不仅竞争激烈,还要面临关系户的挤兑……小子,你还在听吗?”
“……在的。”
“我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当优渥的薪水摆在优秀老师的面前,而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水涨船高,促使他们不得不跳槽去寻求更高的收入……那么优质的师资就只会流向两种地方:大规模的超级中学,或者主营补习业务的机构,两者的背后都会有大资本的影子。”
林元凯总算听明白一点了:“意思是,德林中学的名师会被挖走?哈哈,您想多了……”
“人家根本用不着从德林中学挖人!以现在的德林的规模,每一届招生区区不过五百人,其中至少两百人,都是有水分的富家子弟,真正的尖子生能有多少?等别人扩张了,做大了,形成品牌效应,德林中学在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会变得越来越小众,那么生源……”
“小众才好啊,德林培养的人才,本来就和普通学校的不一样。”
“……”
你小子,根本就没听进去啊!
德先生释然了,可能是他讲得太复杂,又或者说,这套理论本来就有点小复杂。
其中还带有一点预测的性质, 不过,教育产业本来就有很强的集群效应,从原理上来说,德先生很认同这个理论。
以林元凯的智力和见识,听不懂才正常。
所以……那位写信把这些完整阐述给他的小友,绝对是肚子里有货的。
林元凯有种很不好的感觉:“德先生,所以,您现在觉得,德林中学应该扩张才是对的?”
“扩张是避免衰落的必经之路,这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是必须这样做。”德先生叹气道,“当年老林的设想,固然美好,可时代变了。”
于是林元凯的任务,就这样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暴毙了。
就好比你拿着【阔剑+3】,一刀一刀慢慢刮着boss呢,眼看着血条下了一半,结果从天而降一位穿着彩虹翅膀的rmb玩家,拿出麒麟烈火刀,一刀给boss秒了。
那位给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