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物也是很普通的有机燃料的小哥是幸运的,只要不胡乱作死那基本上没有把自己炸飞的危险,也就是火焰斗篷对木炭的破坏比较闹心而已。
一边吸气,一边缓缓的向风口内吹着点燃的吐息,火焰在铁矿和木炭的间隙中窜动,热量在封闭的空间中逐渐堆积,扩张的炉腹内温度迅速攀升到1500°以上,轻松超过了柱状吐息的极限,将铁矿融化。
42.失败
温度并不是类似于攻击力、力量之类的可以用来直接表述输出的单位,普遍意义下,它只是用来表述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只因为其在日常所能接触的环境中能够比较直观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因此才被大量而广泛的使用而已。
事实上,并不能用一个环境、一个物体的物温度,来判断它能否破坏另外一个物体或者环境——铁的熔点为1538c,木炭在开放式的炉子中燃烧时,中层温度只有700c左右,却足以将埋入的钢铁烧坏,在封闭的风箱炉子内,就能上升到接近1000摄氏度,加上个坩埚就能冶炼出钢铁。
除了氧化钙之类的熔剂助熔作用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将钢铁加热到熔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的是,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自发的!可燃烧的木炭是在做功的!只是因为燃烧不完全,热量释放不足,火焰温度已经远远高出环境温度,热量在自发的转移损失,温度才起不来。
小哥的吐息是比木炭更好的燃料,在充足的氧化剂供应下,进入一个封闭的空间内燃烧,烧融钢铁当然是轻而易举的。
高炉炼钢时,木炭并非是用来充当热源烧融铁矿的,而是需要它在封闭条件下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氧化剂,将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顺便带走硫磷等破坏钢铁性能的杂质。
这是一种很工艺简单、耗能低、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产量充足的钢铁生产方式,在高炉内部温度足够的情况下,按理说是不该出现失败的。
问题在于……从取出木炭到完成堆料的过程中,火焰斗篷足以将绝大部分的木炭破坏成不知道什么成分的玩意。
火焰斗篷的火焰是明火,不像灼热光环那样的红外辐射,与木炭在开放环境中燃烧一样温度分布不均匀,会直接点燃被撩过的木炭。同时,火焰斗篷也不是自然物质化学燃烧的火焰,而是天际的魔法效果显现,充斥着小哥不能理解的神秘效应,破坏着木炭的成分,影响着炉内原有的化学反应,冶炼的后果完全无法预测。
短短五分钟,出铁口就开始流出通红的铁水,看着透亮的铁水中夹杂着的大量“气泡”,离开炉缸,气泡迅速裹上了一层层黑色的氧化铁,铁水翻腾膨胀起来,就好像从罐子中喷出的剃须皂那样,只不过是黑红色的。
小哥知道自己又一次失败了。
它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怪的铁水,它甚至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变成的气泡居然能够均匀的混在铁水之中,它只知道,这样的东西既不是生铁也不是熟铁,冷却后得到的将是一块类似于火山岩那样充满孔隙的鬼玩意,在冶炼中被还原出来的铁每一处都在高温下与空气尽情的接触,迅速氧化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变成一块又脆又酥松的威化饼。
“什么鬼玩意啊,难道非得用坩埚?”
坩埚法肯定是没问题的,完全封闭的坩埚能够有效杜绝火焰斗篷对碳和还原反应的影响,可问题是,以坩埚炼钢的生产效率,得炼上多久,才能弄出点足够打造把适合小哥现在体型的匕首出来?
以小哥现在十打九废的锻造水平而言……想想都牙疼。
小哥长叹一声,捂着脸爬起身准备一尾巴砸掉这个肯定废了的简易高炉,眼角余光却从指缝中发现,一队独孤城的士兵,正护送着几辆马车向自己所处区域行进,为首的家伙骑着匹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旗手,旗帜上画的图案怎么看都是它小哥本哥。
如果没弄错的话,独孤城士兵的目标应该就是它了。
“怎么回事?之前不是离本小哥老远就扭头跑的么,现在主动找回来,还带了马车,是和雪漫城交流过准备贿赂贿赂本小哥么?你们也要打强盗,还是准备对方风暴斗篷呢?马车上拉的是啥,很想看看唉……”
脑袋里翻滚着念头,小哥不再理会已经废掉的高炉,屁颠屁颠的迎上了士兵们,远远的如同擂鼓的脚步声以及熊熊燃烧的火焰就将那群士兵脸都下的惨白。
“它冲过来了!”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