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鳄进入水中后,水便会流入皮肤的缝隙之中,为它增加200多吨的重量,再加上腹腔气囊和中空骨骼充水,它就能把自己的身体密度调节到与水相近,潜入水下。
是的,利兹鳄的体内和鸟一样充满了气囊,并且拥有着中空且轻量化的骨骼,并且骨骼的材质也同样是螺旋编织的角蛋白纤维而非有机质无机质混合的硬骨骨质。
与鸟类不同的是,这些气囊并非是呼吸系统的附属辅助结构,而是与那厚实的皮肤直接连接的开放结构。
这种开放式的体内结构,同样不是高等动物该有的结构,这些毫无防御的开放腔体根本就是细菌真菌乃至于病毒滋生的温床,内层非特异性免疫的黏膜还很薄弱。
小哥怀疑,就算没有被自己猎杀或者被乔治捅眼而亡,利兹鳄也无法健康的活下去。
顶多两个月,各种疾病就能要了它的小命。
即便排出疾病等外因,利兹鳄的寿命也非常短暂。
它的新陈代谢实在太快了,从吞下基因能量公司的试验品罐子到进攻芝加哥也没过去几天,它就从一头普通的鳄鱼长成了近七十米长的庞然大物,它的生命已经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就走到了衰老链的末端。
高速率的新陈代谢,让它仿佛在燃烧生命一般消耗着营养产生着能量,它剩余的寿命不会超过一个月,它动脉血液中运送着的能量密度,甚至堪比天际的魔神之子——这可是纯粹的血糖,它的血液都快浓稠成糖浆了。
与之匹配的,是极度发达的消化系统。
利兹鳄长出了反刍动物一样的,由多个不同功能的胃囊组成的胃部,并有着独立的刍道和内壁牙,不需要反刍咀嚼就能对食物进行多次粉碎搅拌,使其与强酸的胃液尽可能的充分混合再送入肠道之中。
它的肝脏胰脏几乎占据了半个巨大的腹腔,质量快达到它总体重的十分之一,比例至高简直骇哥听闻。
这些巨大的消化器官如同工厂一样生产着高效的消化酶淋入肠道之内,肠道羽状的多重褶皱表面积剧增,贪婪的将一切进入其中的营养物质吸食殆尽。
就靠着这套暴力扩张出的消化系统,利兹鳄在五大湖流域中一边吞食着水中倒霉的动物们一边前进,获取了充足的营养物质,短短几天就长成了如此庞然大物。
与皮肤系统一样,它的肝脏、肠道、心脏以及其它内脏、肌肉等身体组织间也充满了气泡空隙,不过这些空隙并没有与体外环境连接,一半左右更像是一种逆转的肺小泡,血液送来的氧气会被冲进这些气泡之中,另外一半,则是用来暂时存储代谢废气的中转区。
通过这种模式,它那新陈代谢快的可怕的器官细胞才能够获取到足够的氧气尽情的呼吸,不至于出现乳酸堆积;产出的二氧化碳也有了临时去处,不至于中毒。
主管着利兹鳄意识的大脑反而平平无奇,它那敏锐的反应来自于一个位于粗壮脖颈内的新神经结构:体神经结。
这颗由第二中枢神经系统,为利兹鳄提供了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非条件反射”,操控着利兹鳄的身体做出不需要经过大脑却又不是后天条件反射的迅捷应激反应。
搞清楚利兹鳄各表达性状的特点,做出取舍,小哥也就得到了对其掠夺强化自身的方案。
82.方案
与史矛革相同,小哥对利兹鳄优势性状的掠夺会被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便是掠夺那些现成的,直接装到自己身上就可用的“强化”。
首先是鳞片与骨骼微观层面的螺旋状编织角蛋白纤维结构。仅限于微观上代替鳞片内的纤维组织,宏观结构小哥依旧选择保持原有的多种材料复合叠层模式。
面对射流或者脱壳穿甲弹一类的高速动能武器,表面硬度在防御上几乎没有任何表现,可小哥能遇到的敌人哪有这类高速动能攻击。在低速区间碰撞时,硬度就是很有意义的机械性能了。因此,鳞片的金属覆层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东西。
小哥又不打算把自己弄成利兹鳄这样的泡沫身体。
其次,就是额外增加的体神经结。
即便它已经从史矛革那里获取了高速信号的体神经网,谁又会嫌弃一套不涉及中枢神经本身的改动,却极大的分担了中枢神经对身体控制的次级中枢神经系统呢?
这两项改动是能够即时获得的强化,至于皮肤的主动防御和暴力扩展的消化系统,就需要留到第二阶段小哥完成所有准备开始调整自身身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