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向自充气救生筏抛下海中,再一个接一个的跃下,好几十人在这种50km/h的波涛中失能,被卷入疾驰的战舰尾流中再也没能浮起来。
分散开的各舰再度集合成位于四个方向的四个编队,拉成长长的一条蛇形。
昂贵的,先进的,重要的爱宕级驱逐舰足柄号、金刚级驱逐舰金刚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莫比尔湾号和切斯劳维尔号位于最前端,老旧而破烂,或者不怎么贵重的村雨级五月雨号,高波级卷波号和凉波号,阿利伯克级flig)号被留到了各自编队的最末端。
随着水面舰编队汇合而重新汇聚成四群的鱼雷群距离各编队尾舰不足2海里,五月雨号、卷波凉波号以及j·s·m最后一位非机动航行岗位船员离舰。
四舰满舵偏转船身,再回满舵做出半圈安德森回旋机动,横置到鱼雷群的必经途径上,舰长们站在航海舰桥耳台上,握着耳台观察望远镜盯着海面,所在各种作战指挥中心(cic)中的武器长或者跑雷长,则亲自披挂上阵,控制起还能控制的武器,毫无意义的对海面倾泻着火力,直到整艘战舰被在海底闪光中暴起的水柱彻底吞没,扭曲变形断裂中被抛上半空,化作废铁碎片随着漫天的雨水砸落。
半数的棘刺鱼雷因过于密集的阵型,直愣愣撞入自身同伴攻击舰只产生的爆炸气泡中,对聚变等离子体的约束遭受打破而发生核殉爆,连绵成深入海底的气泡墙幕,引发了连锁殉爆。
最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棘刺鱼雷穿过了灾害区,继续追向幸存的水面舰只。
35.没有上帝
没有任何路径规划,只是单纯着朝着目标冲去的鱼雷群,在越来越接近目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汇聚的更加密集,才让美日水面舰有了用低价值船作为肉盾挡鱼雷,导致连锁殉爆一下子干掉了90%以上棘刺鱼雷的成果。
如果让小哥来干这事,不考虑它会不会弄这么密集这么过量的鱼雷群出来,即便没有精力去为每一枚棘刺鱼雷分配什么过于复杂的路径,它也会让所有鱼雷先尽可能的分散开来,最终呈现出全方位的合围攻击,让低价值船充当肉盾这种经典鱼雷防御战术也彻底失效。
另外,相比起拦截入水鱼雷时候,这些追着水面舰航行了近一个小时的棘刺鱼雷,爆炸威力肉眼可见的降低了很多。
小哥基本可以确定,真酱弄出来的鱼雷推进器和战斗部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从聚变器官中分离出来的一团正在聚变的高温等离子体——很显然,在新一轮刺激中,真酱终于把先前吞掉作为储备的小哥性状表达出来了,也就是阿拉奇虫族电浆虫那对高温等离子体玩出花活的性状。
不足原本数量十分之一的棘刺鱼雷,对各编队剩下的3艘战舰依然是绝对致命的威胁。
四个直列编队原本排在末端倒数第二位置战舰成了尾巴,开始担下肉盾的重任,依然是安德森回旋机动横过船体,用自己英勇的牺牲去为前方两艘价值更高的战舰争取渺茫的存活机会。
再一次的水体闪光中,又是四团巨大但相比之前明显小了很多的水柱将其吞没。
因为棘刺鱼雷群在第一波连锁殉爆中变得稀疏,这一次肉盾的效果非常有限,仅仅是牵连了一到两枚没有将它们视为攻击目标的鱼雷,不管哪个方向上,依然最少有着2枚鱼雷越过了水幕,向最后两艘战舰追去。
四个编队里,都还有一艘战舰位于各自编队的旗舰后方,还能用自己的钢铁身躯再为旗舰阻挡一次攻击。
然而,再怎么无畏的军官,也开始在这种绝望的等待中失去勇气。
亲眼目睹了两次同僚和其战舰在暴起的水柱中扭成麻花再砸落沉没,西南和东面的两个编队剩下的僚舰擅自离开了直列阵,保持着急速准备与旗舰分道扬镳。
就剩那么两三枚鱼雷了,挡有很大概率依然会被击穿,万一这些鱼雷全都是冲着旗舰去的,那自己逃开是不是就活下来了呢?
昆顿将军已经将决定权交由了每一位舰长,为了保全战舰,为了战舰上依然坚守着岗位的船员,有舰长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无可厚非,西南方编队旗舰甚至向自己的僚舰发送了祝福。
“愿上帝保佑我们!”
可惜,上帝从没有注视着这个世界。
西南方剩下的最后三枚鱼雷,有两枚转向追向了僚舰,只有一枚继续追击着旗舰。
倒是东侧的僚舰仿佛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剩下的四枚鱼雷全部追向了旗舰——在现在的距离上,真酱似乎已经没有了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