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咳咳……”张狗蛋吐出一口鲜血。
这不是他的血,而是脚下一具尸体的,他咬断了那人的喉咙,血直接溅到了他的喉咙中,直到现在才呕出。
他还是活人,他虽然口干舌燥肚腩空空,但是他做不了吃人的恶心事。
而且,他耳边已经响起了擂鼓声。
又有战事起,而且离他特别近。
只是他手脚发软,浑身乏力,刚想拄着卷刃的朴刀移动,便被脚边的一具残缺了半张脸的尸骸绊倒。
再也起不来。
他想就势歇一会。
……
周俊说出御驾亲征的意图时,满朝皆惊,百官纷纷发言阻拦,前线战况不明,君子不该危墙之下,皇帝乃万金之躯,怎能劳师远征,此事有伤国体……总之劝言不少,连一直在假装睡觉的首辅诸葛也瞪大眼睛,张着胡子大声做着劝阻。
周俊看过底下一众官员面红耳赤的模样,便道:“此事再议。”
于是这事就这般揭过去了。
周俊其实也就动了这个念头,但而后又否定了这个念头,如果他真御驾亲征,那么最多也就提振士气,而朝廷方面还得派出高手保护他的安危,到时可能保护他的人都比上前线杀敌的人多,而且他又没有指挥才能,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这龙椅上,做个签字机就好了。
听取意见,辨析优项,然后点头应允,如此便好。
这次的早朝从早晨辰时三刻(7点45)开到未时三刻(13点45),总共三个时辰,比昨日多了一个时辰,但一众老大臣们却越来越有精神,大有继续扯皮吵架下去。
最后还是周俊止住了扯皮,不是他肚子饿了,而是关于豫州兵事的最优解已经有了,又何必再继续扯皮下去,那不是在浪费时间和大明顶尖人才的脑力吗?
所以周俊当场就批准了最优选项,让六部通力合作解决此事。
百官都应承下,没有人提反对意见。
没了与人对嘲的激情后,他们忽觉自己也已前胸贴后背,口干舌燥,打嘴仗总是这般,废脑又废水。
退朝后,周俊便直接回了乾清宫。
依旧是李良随同身后,不过这次更多了三人,比李良更老的太监,也都是混一金丹的高手,练得是一门名为封阴九诀的武功,练到高深处可返老还童,显然这三个太监还没到返老还童这一步。
除了这明面的四个混一金丹宗师,暗中还藏了不少暗哨,都是宫里的太监,周俊有他们的名单一份,总共八十六人,其中有八位混一金丹,其余全是一流高手。
周俊也是在这一刻才晓得皇室的力量是有多强,而且这还不包括保护太皇太后以及李芜的人员。
只不过这之中没有武道本相的高手。
武道本相实在难得,根据大明对江湖的查探,大明境内也仅有五位武道本相,整个天下也只有二十位武道本相,大明朝廷中能有两位武道本相已是了不得的事了。
至于昨日那场刺杀中的武道本相,周俊是怎么也想不通北齐是怎么让他深入大明腹地行使刺杀皇帝任务的。
这得下多大的本钱啊,而且他们是怎么舍得让‘国宝’深入险境?
难道他们是觉得杀了他这个新帝,大明就再无君主可立了?
周俊细想一番,他这一脉若他死了,还真就只剩下一个正昏迷的残废了,再深入那么一想,周俊都觉得这场刺杀还有一大段前戏,那就是他在麟王府那夜的刺杀……
这件大案似乎也能落到北齐的脑袋上。
不过即使仁宗这一脉死绝了,皇室还有其他嫡亲血脉,比如钧王那一脉,钧王即使不能登基,但他还有来孙(五世孙),要知道他的来孙都有周俊这么大了,而且还真就与他同辈。
总之皇室绝不了,但是皇帝之位的变换肯定又会有不少扯皮,到时就会耽搁边疆战局,为北齐入侵豫州的兵马争取不少的时间。
只是,他们的计划失败了,低估了周俊这位新帝。
“李良,你去六扇门问问,那四个刺客招供了没有?”周俊忽然问道。
“是,陛下。”李良应诺后便缓缓退出队伍,去了六扇门。
因为前日在朝着养心殿的走廊中了邪,周俊这会经过此地,谨慎了不少。
瞥着眼悄悄看养心殿,无事发生。
他对前日那事只记得养心殿屋顶上站了个美女,除此之外就无有记忆了,连美女长什么样都没有印象,只记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