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他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
边思考,边接过李良递呈过来的奏折。
在看奏折前,周俊还看了眼底下群臣的反应。
排在最后头的官员大多一脸震惊,前排的官员无惊无喜,面无表情。
而最前头的首辅诸葛与阁老钧王,以及几位勋戚脸上也都无有几分变化,似乎都不过是听到一场清风从耳边刮过。
奏折上的内容……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嗯,没这么夸张,其实就是表述了首辅诸葛未行使首辅该有的职责,未曾参议朝政,包庇乡亲夺人田地,窝藏杀人犯等等职责。
谢知训将奏折写得慷慨激昂,大有恨不得铁笔诛首辅诸葛这囊臣的意思。
只是这些事周俊大多已知晓,诸葛早先就上了一份奏折,表述了自己的这些罪过,想辞官去职,不过他的奏折中有一点没有写明,那就是窝藏杀人犯这一点。
奏折中写明了,这杀人犯是江湖人士,名叫杨泰河,雷州府人,外号雷豹,曾私设擂台比武,杀一人,而比武时未有官府监督刊文,只有非法契约一份,遂被雷州府府衙通缉,杨泰河为诸葛府上管家故旧,遂被其包庇藏匿。
至于此时首辅诸葛是否知情,奏折中没有言明,只道诸葛与其管家关系颇深,为表亲。
看过这,周俊真的是佩服首辅,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猪队友,有这些猪队友竟然还能爬到如此高位,真真是厉害了。
只是这么看来,这份奏折对首辅诸葛的弹劾不疼不痒,只能恶心到他,这是为何?诸葛做了什么恶心他们的事了?
“念于诸位听听。”周俊将奏折递给一旁的李良。
“是,陛下。”李良接过奏折后便压着他的公鸭嗓,让自己的嗓音粗糙一点点,由此念诵这篇奏折。
奏折念了一刻钟,底下的官员们听得面色各异。
在他们看来窝藏杀人犯那一点最为严重,因为杀人犯是江湖人士,而众所周知,新帝最恶(wu)江湖人,所以这事极有可能上纲上线,说不得真就将首辅拉下马来。
但他们怎知周俊关注的却是首辅身边坑货太多,而首辅却能从一个个坑中爬出。
而他们远远偷瞧周俊面无表情的脸也瞧不出个什么含义,只能暗猜阴云密布,皇帝将要发怒。
首辅诸葛反应倒是挺快,噗通一声,一把老骨头就与梆硬的地板来了个亲密接触:
“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这算是老套路了,上回他家门房通敌,这回又是亲随管家,以及一系列的罪状。总之直接认错,绝不嘴硬狡辩。
“黄尚书,如何罚?”周俊叫来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黄昌文,正二品,年五十九,亦是老臣。
而周俊没有将此事下发给都察院,也没有自己空口白牙说惩罚,意思也很明朗了,那就是处罚不轻不重就好,且留点体面给首辅。
黄昌文弓着腰走出队伍,捧着笏板道:
“回禀陛下,首辅所犯失管教之罪,失察之罪,失职之罪,按大明律,当罚俸十月,廷杖八十,以儆效尤。”
廷杖八十?这可能得把首辅那一把老骨头打散了。
要知道,廷杖向来都是实打实的,绝无地方衙门行刑时高抬轻打的可能。
“另,首辅家宅管家该当以包庇之罪严惩,杖六十,处以刺面发配边疆劳役之刑,且罚银三百。”
“杨泰河该当抓捕归案,秋后问斩。”
“首辅家乡远亲该当归还侵占田地,并罚银百两与苦主。”
黄昌文紧接着又数过谢知训奏折中的各项罪责,一一给与处罚。
“嗯,该当如此,”周俊点点头,“但首辅年长老弱,廷杖八十降至十杖,早朝后再行刑,再罚俸一年吧。”
周俊最后还是决定给与首辅体面,而且八十廷杖打下去,谁知道这位首辅能不能缓过来,若是当场死了,那可是打断了大明的一根脊梁啊。
另外周俊还见到百官中有不少官员有下跪为首辅求情的趋势,为免朝堂吵吵嚷嚷,他就直接下场拉偏架了。
“谢陛下。”首辅叩首在地,感激涕零。
“都且归位吧。”周俊扬扬手,让站出官员队伍的几人都回到队伍中去。
此事这就算完了,但后续肯定会有。
从首辅归位后阴沉的老脸上就能看出此事没完。
这一切周俊都看在眼里,但也乐见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