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迷走水世界 > 分卷阅读1142

分卷阅读1142

有上部和下部两个方向,下部肯定更好,结构上也更合理,但要这么做就得先把3号驼峰级布置在9号舱底部,然后拆除驼峰级的上部建筑和结构区域,然后再把居住舱对准了落上去,然后进行补强和修复。

如果是这样,那么没有任何动力的9号舱就必须在施工之前先找个能把驼峰级塞到它肚子下面的施工场地,在那之前什么都不能动,对接本身还需要拖着庞大的9号舱进行精准定位,这个难度本身就不小了,而且施工过程中9号舱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不能居住的,疏散居民又是个麻烦事儿。

但是反过来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是从上部对接,让3号驼峰趴在9号舱的顶部,那么整个施工过程就不需要等待,9号舱的尾部对接和3号驼峰的下部结构拆除工作可以同时进行,驼峰级的压载舱是设计在两侧的,因此整个作业在有作业平台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在舱外进行的。

这一下就能节省半个月的工期!现在少爷这边就是缺少时间啊!

不过这样一来,对接后的二期组合体的应力结构可就不同了,如果是下方的话,9号舱因为重力是压在3号驼峰上的,对于这两个对接部分来说承受的是纵向压力,就和平时一样,因此结构不需要额外调整。但上部的话……3号驼峰和9号舱之间承受的就是19000顿的拉伸!这对于驼峰级的内部结构来说恐怕是灾难性的,因此必然要进行结构调整。

但……驼峰级是已经完成的潜艇,重新布置甚至更换内部结构材料是不可能的,那这一块就得从整个对接口上想办法了,这就不可能像是尾部那样的强度,这整个对接体最吃劲儿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所以为了增强结构,那就要用到他们之前拖拽9号舱的碳纤维悬索了……我得说这一块吉尔确实和一般的伊普西龙工程师不同,这哥们儿以前住在陆地上呀,拉伸负载用什么结构会比较好呢?

吉尔的答案是斜拉式构造!

3号驼峰在对接之后不仅要完全固定在9号居住舱的上部,同时还将从其船身后侧第7条龙骨位置竖起一根40米宽15米高的高强度钢框架,就像是那些跨度极大的斜拉大桥的索塔一样,然后再组合体的两侧和前部,则对接部署两艘作业平台和最后的那艘战舰,这样就可以将9号舱本身巨大的重力符合全都压在那些碳纤维悬索上。

事实证明那些悬索强度是可以的,毕竟它们甚至把这玩意儿拽回来了……而吉尔的设计也并不需要它们承担整个组合体的全部重量……别忘了这些舰船对接之后他们自身的压载舱是可以提供浮力的,所以这些斜拉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整个组合体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从数据计算上来说,只要这个组合体你别当成摩托艇那么乱开,它绝对是吃得住的!

当然吉尔觉得少爷应该不至于那么胡来吧?

……哎这次不开玩笑的,不会的吧?

……我再说一次,不能那么开的!知道了吧!

——————————————

有了这个斜拉结构来保证组合体的整体完整性,然后再通过将两艘作业平台分别对接在9号舱的短轴两侧,这个庞然大物就基本成型了。工程师级作业平台惊人的浮力冗余完全足够托起这个水下工程奇迹,斜拉体则保证各个部分在它变换姿态和航行过程中的整体稳定,理论上来说它就已经完成了。

不过当然,吉尔还是设计了将战斗舰也融入其中的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庞然大物没有一点点武装能力实在是太拉胯,总不能一点防御都没有,另外雷霆级好歹是专业战舰,拥有高性能的搜索和探测设备,这对于航行安全不可或缺啊。

工程这一块上,吉尔的方案就是这样了,虽然的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条件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那个上部对接的驼峰的确不是什么好设计,它要是漏水什么的,居住舱里可就有事做了。

————————————

不过吉尔的这个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所有的对接工程几乎可以同步开始,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缩短整个项目的工期,直接对接6艘潜艇意味着这个组合体拥有6台性能都很强大的舰载反应堆来提供能源,这样一来中央的居住舱本身所缺少的电力也就直接解决了。

当然,这些都是主体……事实上要让它完成还少不了vtc公司的小型模块化功能舱的辅助,不同于上次的紧急情况,现在他们就在无光城,在保证了居住舱的氧气和淡水消耗之后,vtc还能提供不少更进一步的功能支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