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尊者的气机,最能消磨这世间的一切障目神通,所以这姜小郎是发自内心的不愿意,这被三尺青峰斩回原形的孙悟空待在唐三藏的怀中片刻,但他又不好意思直接挑明,所以也只能说出这一番只有孙悟空才能听懂的慢刀子割肉的威胁言语。
金毛猴子他扭扭捏捏,虽然不愿,但也知道什么是来日方长,在一阵不为人知的不舍之中,他从唐三藏的身上跳进了姜小郎敞开的怀抱之中,毕竟这一旁还有斗战胜佛在虎视眈眈,一个不慎就会让这姜小郎的计谋是满盘皆输。
所以这被三尺青峰玉虚剑给斩回原形的孙悟空不敢大意,这看似胜券在握的姜小郎更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走的每一步都堪称是如履薄冰,这无论是算计那性情凉薄的斗战胜佛,还是与天斗,与佛斗,对这从来不曾有过成仙经历的姜小郎而言,都无异于是那与虎谋皮呀,虽然他有玉虚剑傍身并不惧怕斗战胜佛,但他忌惮的却是斗战胜佛身后的哪一座可以横行三界的大雷音寺。
因为懂得谶(chen)纬之术的他,曾经无数次的窥探过天机,所得出的最终结论无一不是,他姜小郎若想成仙的话,就必须要颠倒乾坤,再去重新撰写一次封神榜,而这其中所要牵连的人物,可就不单单是天庭那么简单,单单就说这在三界之中日益壮大,渐渐有了唯我独尊气势的大雷音寺,都不可能会任由他这个凡夫俗子去任意妄为。
所以,这姜小郎虽说因为规矩二字,而作茧自缚的已经是那成不得仙的一介凡夫,但他也有那打蛇打七寸,敢与日月争辉皇的雄心。
无论是先前地藏王菩萨的坐化,还是轮回王临死反扑的六道崩毁,以及斗战胜佛的杀人先诛心的计谋,和万佛之首与菩提老祖的谋划,以及人王帝辛的所图,皆是在这一介凡夫的姜小郎的意料之中。
乱世才能出英雄,所以这种神仙打架的三界大乱,对于巍巍天道之下如蝼蚁一般的众生来说是一种灾难,但对于如姜小郎这般有心机有算计,有所图谋的人而言,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这三界越乱,对他这个想要浑水摸鱼的姜小郎,就越有利可图,他在六道轮回之中,忍辱负重与人间数千年,等的就是这个千载难逢,不可多的机会。
若是他筹划得当,能在世为王,做这三界之中的唯一霸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他虽然是一介凡夫俗子,但因为撰写过封神榜的缘故,叫他懂得如何更好的去借力打力。
西天大雷音寺的万千佛陀,必然会是他姜小郎崛起路上,首当其冲所要除掉的绊脚石,当然也是最好的磨刀石,所以在他以谶纬之术截取到冥冥之中的那份晦涩的天机之后,拉这唐三藏师徒几人下水也就成了这姜小郎崛起路上,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步。
而在孙悟空和斗战胜佛之间做出取舍之时,这姜小郎之所以愿意去选择斗战胜佛,而刻意的想要将这孙悟空从这天地间抹去,也不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在更善于攻心计谋的姜小郎的眼中看来,这桀骜不驯的斗战胜佛就像是这世间有勇无谋的莽夫,虽然重情义,但不足以成大事,因为他的束缚太多,束缚太多的人合作起来,所包含的不可预估的因素也就是数不胜数,像孙悟空这种人可以在太平世道中深交,但绝对不适合在大乱之中共谋大事。
反则而之这心性凉薄,只愿意为自己而活的斗战胜佛,若是能准确无误的把握住他心中的七寸,则可以成为一柄无往不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开山利剑。
聪明的人不一定非要据为己有,也可以互惠互利的相互利用,各取所需,至于在功成名就以后,是杀是留,则就是要视情况而定了,古往今来在一将功成之后,去做那卸磨杀驴勾当的帝王也是比比皆是,屡见不鲜的。
最终彻底让姜小郎敲定选择斗战胜佛为自己所用的原因,则是因为这斗战胜佛是大雷音寺那位万佛之首的心腹,若是运用的当,用慢刀子割肉循序渐进的方法,拉这斗战胜佛下水的话,不仅能暂时对那位万佛之首掩盖住他这个凡夫俗子,居心叵测的恻隐之心,还能在关键的时候,让这斗战胜佛在那大雷音寺的心腹之上,给狠狠的插上足以送所有佛陀真正归西的致命一刀。
而这被三尺青峰斩回原形的孙悟空,则就是姜小郎拉斗战胜佛上自己这条贼船的第一份筹码,他有十足的把握,只要给予这斗战胜佛足够的利益报酬,这姜小郎就不怕这斗战胜佛不去反水那位万佛之首。
虽然这么做其中的风险就好比那火中取栗,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却志在天上的读书人,却是十分享受这种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