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参观教学楼,参观刊印局,给两人的震撼太大,以至于郁临风几次提到教材,两人都没什么反应。
此时又听到郁临风提起,荀爽不禁问道:“你说的教材,到底是什么?”
“就是供学生们上课时对着学习的课本。”
“不就这些就可以了吗?”司马徽扬了扬手中的书。
“先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学校会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
小学都是从六七岁的小孩开始教。这些书对他们来说,深奥了一些。
所以我们需要由浅入深,教他们基本的认字,写字及一些浅显的人生道理与大自然规律。”
荀爽及马司徽面面相觑,你说的能听得懂,但为啥连我们都感觉到无比高深?
以前只认为让学生们多读书,自然就能慢慢明白书中的意思。
教了一辈子书,才知道教学生还有这么多讲究。
几人回到了书房,荀爽及司马徽想了一路,也对郁临风说的教材毫无头绪。
郁临风道:“两位先生,其实就是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或者诗,让学生们容易记住,从而学会认识这些字,才好去学更加深奥的四书五经。”
荀爽皱了皱眉:“自己编?编书倒是行,但你所说的编出一部让六七岁小孩子容易记住的文章,也太难了吧?”
“不难呀,就比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司马徽只听这八个字,就感觉很有意思。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
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真的既能让学生懂一些知识,又朗朗上口,通俗易记。
荀爽问:“下面呢?”
“什么下面?”
“你这两句下面呢?”
“我只是打个比喻,你们照这样的编出来就行了。”
司马徽道:“行了,我们两个老头子懒得去想,你干脆编出来算了。”
郁临风......我是真的想低调一些,你们为啥苦苦想逼?
无奈铺开一张大的宣纸,写下了《千字文》三个大字。
千字文?两人被这个名字就震惊了一下。
然后见郁临风起笔,果然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然后一路写下去,两人越看越惊奇。
这整篇文章,全是四字一句,还真是朗朗上口,通俗易记。
良久,郁临风方才写完一千个字,将笔搁下,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好长时间没一次性写过这么多字,我太难了!
而荀爽和司马徽两人,却盯着这篇《千字文》,从头读到尾。
整篇文章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并且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最主要的,两人一路看下来发现,郁临风所写的一千个字,一个字都没有重复!
司马徽如喝了一大坛高度美酒,站在桌了边摇晃着脑袋,如痴如醉。
读一句,咂两口,赞一句:“妙!大妙!”
荀爽问:“郁家小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郁临风背着手,仰天长叹:“天才的世界,你们不懂!”
将荀爽噎得不轻,嘴唇动了动,偏偏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不说他诗词才华,就凭这篇千字文,称他为天才真不为过。
司马徽突然问道:“郁小子,布射僚丸中的僚丸应该说的是宜僚,但布射说的是谁?还有钧巧任钓中钧巧是指什么?”
“这......”郁临风突然间愣了下。
千字文本来出自南北朝,里面有一些人物典故,此时还没有。
“布射说的是我师伯的一个弟子,擅长射箭。钧巧是说我手下一个叫马均的,是个能工巧匠,他正在做一种灌溉用的水车,以后能造福大汉百姓。”
心中暗自抹了把汗水,内内滴,古人就喜欢较真,你读着过瘾不就好了,带什么脑子呀?
吕布反正以后会出来,这个马均,呆会还得安排人去找。
得亏司马徽提醒,马均也确实是个人才,早点找出来有好处。
荀爽及司马徽似乎懂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写出这么厉害的一篇文章,帮自己人吹吹牛名传千古,无伤大雅。
若自己写,肯定也会把家族内有名的人写几个上去。
司马徽突然又笑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