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没半只,鬼气先有了。
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
反正呀,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我和猴子端起茶杯,给老头敬了一杯茶。
老头不愧是潘家园的老玩家,这些事情若不是从老头嘴里说出来,我和猴子哪里能够知道?
老头那副说话的架势,就像一个老教授,认认真真给我和猴子上了一课。
老头往茶盅里斟上茶,继续讲下去:“再往下就愈发带有传奇色彩了,话说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周遭又忽明忽暗影影绰绰,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所以不光阳世间的生人来往,更引得了阴间神鬼的兴趣,搞不好前脚从您处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
各种传说中,最为有趣的是相传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非得让手下的小太监们准备狐裘,那时正逢国难当头,上哪里弄狐狸皮去呀?
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不保,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还真有了回应,趁着夜色在鬼市上买来了极品狐狸皮,而卖家竟一个转身化作一缕青烟而去,再摸狐狸皮竟还是热的,小太监这才醒悟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不管潘家园的鬼市到底是哪种出处,也不管可信度有多少,各种传说都为潘家园平添了神秘感,商户们乐意传,游客们也乐意听,反正双方都开心。
而潘家园鬼市更是成为了京城一景,在现代化都市里保持着古代的情趣,这也是潘家园作为文化市场的独特魅力吧!”
“好,讲得好!”我和猴子忍不住鼓掌。
刚到京城的时候,就听猴子说京城人唠嗑很厉害,之前见识了大烟枪,今儿个又见识了这个小老头,都是唠嗑的高手。
我拱手作揖:“老人家怎么称呼?”
老头笑着说:“我姓应,叫我老应就成!”
“应”这个称呼还挺少见的,我还是头一次听见这种姓氏。
老应也是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的人,顺带就跟我们讲了讲应这个姓氏的由来。
他说应这个姓氏,有两个出处。
第一,应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之后。
周武王克商后,其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应国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硌粽颍????睿??⒂??S?畹淖铀镆苑夤??眨?煳?κ稀
第二,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应氏,蒙古族中也有应氏。
猴子就问老应以前是做什么的,老应笑眯眯的说:“你们猜猜看呢!”
猴子说:“我猜你是个历史老师!”
老应说:“不是!”
猴子又让我猜,我想了想说:“不会是老京城的说书匠吧?”
老应打了哈哈,说他当年虽然喜欢听书,但还不够说书匠的资格。
我和猴子前前后后猜了几十种职业,都被老应否定了。
最后,我和猴子实在是猜不出来了,老应这才缓缓说道:“守陵人!”
啥玩意儿?!
守陵人?!
我和猴子吃惊的看着老应,横看竖看,左看右看,都没看出老应哪点像是一个守陵人。
守陵人,顾名思义,看守陵墓的人。
而老应接下来说的更让我们震惊,应家世世代代都是守陵人,他们守护的并不是普通陵墓,而是——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