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为何唤青川。”
“你生来就应该是高山而非溪流。是平静的坚韧的无所谓风雨的,温柔而伟大。愿你前程似锦。”
未来得及换下礼服,秦青川一手提着裙摆一手拎着琴盒,跳上早已停靠在音乐厅外的车辆。驾驶座上是她的母亲,副驾驶上是她的老师,李灿。此刻她正捧着刚刚比赛获得的奖杯,毫不吝啬地夸赞着。
“青川未来一定会成为中国音乐界最闪耀的小提琴手!”
妈妈在一旁打着方向盘,笑的合不拢嘴,与老师热烈交谈。秦青川在后座头也没抬,只是捧着一本单词书默背。已经是晚上七点,滨海小城夜晚的风有着特别的味道,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光射过车窗投在单词本上。
“be in love with.爱恋。”
回到宿舍,快速地洗澡卸妆,套上已经洗的发白的校服。临走时秦青川戴上眼镜,打量镜子中的自己。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华丽的礼服和精致的妆容,她也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并不出众的相貌和拿不出手的成绩单才是她高中生活的全部。
到达教室时班主任朱于美正在放这一次月考的成绩单。秦青川扫了一眼,排在班级中下游,但是语文却是单科第一。
“幸好没有倒数。”她想。
去比赛的日子里,桌子上已经堆了很多试卷。秦青川慢慢地收着,同桌李婉正在记录考试分数和排名。整间教室都是紧张的气氛。
“高三真的好累。”她想。
班主任轻咳一声,给她一个眼色。秦青川接收到信号,知趣地拿出考试的数学试卷,跟随老师的步伐上了办公室。这是每天固定40分钟的“开小灶”时间,也是学校对于艺体类特长生的人文关怀。班主任讲解完秦青川的试卷,又和她分析了这一次考试的优点和缺点,抿了一口茶问道:
“这一次比赛怎么样,顺利吗?”
“还不错,冠军。”秦青川语气轻描淡写。
“小姑娘加把劲啊,再努力努力。其实你很聪明,只是......唉。老师尊重你的选择。”
秦青川当然知道朱老师要说什么。她在中考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当艺术生,确实把所有人都震惊了,毕竟从小到大她从来都是大家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不错,懂事听话,多才多艺,性格温柔,这些标签跟随着她一路成长。本以为会这样顺风顺水下去,但她在中考之后深思熟虑,最后选择走艺术道路,甚至和家里大吵一架。原因是家人想让她学医,但秦青川认为自己是一个粗心内向,自卑又敏感的人,不适合和病人打交道。而且学医要学理化生,秦青川一想到就害怕。结果中考后录来了一中还是从了理,因为曾经高一地理只考了19分,历史32,两个都还没有物理一半高。秦青川不学物理的梦想就此破灭。高中分科后家里人却很高兴,他们想着假若秦青川艺考失败了还能考文化院校也能上个好大学。直到高三第一次模拟考秦青川的数学考了68,物理32,化学48,生物34.给她妈妈闷头一棍。朱老师想说肯定是,如果她不走艺术,现在也一定会是一个尖子生。
“都因为你要学艺术,学文化的时间就减少了,要不然你怎么会考的这么差?你从来就不是一个笨小孩!”妈妈是这样说的。
每一次秦青川总是低着头不说话,但是她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不能接受她的平庸,她的愚笨,而要给她戴一顶“聪明伶俐的乖小孩”的高帽呢?
她的思绪放远了,直到朱老师把一张试卷拍在她面前才回过神来。
“这是隔壁五班第一的数学答题卡,五班可是火箭班,你是明白这张答题卡的含金量的。好好学习一下人家的解题思路,对你有帮助。”
秦青川看着答题卡上条形码的个人信息:“高三五班吴沧霆”。朱老师下去看晚自习了,办公室只有她一个人。捧着那张答题卡,秦青川的手是汗津津的。“吴沧霆。”口中反复咀嚼了几遍,又把声音吞进了肚子。办公室的空调开得呼呼响,掩盖了秦青川的心跳声。
“字好潦草。”她一边看一边想,自己先笑了。看了五分钟,她停顿在了概率题上,正翻着草稿纸,身后有一个声音:
“同学,我的答题卡在你的手上吗?可以把它给我吗?”
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这个声音她早就了然于心。伸手递试卷时,秦青川听见自己的心跳像在击鼓一般,震耳欲聋。回到教室时,秦青川耳朵有些发烫。想到刚刚觉得兴奋又可惜,嘴角是抑制不住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