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狂欢之后就是漫长且枯燥的学习,只是秦青川除了忙学习还要准备即将到来的省赛。
这一次是她第一次以独奏的形式参加大型比赛,以往都会是由李老师挑选几个“得意门生”作小合奏的形式参赛。独奏更考验个人实力,钢伴只是起一个辅助。
双休日
周六早上七点,秦青川被妈妈拖鞋的声音吵醒了,秦母起来做早餐。秦青川的睡眠质量不好,一旦醒了很难睡着。看着天花板发愣,但是又不想起床,索性一直赖着。
“等会还要去回课......下午还有书法课,晚上要写作业,好多事。不想活了。”
中国普高学生现状无疑。
大概闭目养神了半个小时,躺不下去了秦青川就慢悠悠的爬起来洗漱。秦母还没做好早餐,在厨房里“大动干戈”,锅碗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里面还夹杂着一两句唠叨。
“侬起床了吗?喝水啊!水杯在饭桌上!早餐还没好,侬先去背背单词看看书吧!”
“知道了。”
秦青川坐在书桌前,捧着热气腾腾的水杯复盘上一次考试的笔记。她的成绩原先初中考上来时,哪怕不看艺术身份也能和其他人一较高下的程度,这一届学生八百多人,她的中考成绩能排一百多名。只是高中和初中思维方式存在极大差异,她又对理科这样同时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科目存有“敬畏之心”,加上常常四处奔波上音乐课参加赛事,学习的时间自然是少了许多,成绩也是在年级中下游。偏偏秦母不甘自己的平庸,觉得可以文化艺术两手抓,致力于让秦青川考上600分。
“哪有这么容易啊......难死我了。数理化到底是谁在学啊?”
秦青川手握铅笔在草稿纸上列公式,又画了个简易的受力分析图,左右手转换着,思考着解题突破点。
“右手辩电流......左手安培力......”心里不安地算出一个答案后,看了一眼试卷,错了。“......”
后槽牙都咬碎了。
此时秦母已经吆喝着让她吃早饭了,秉着宁可吃饭也不要和理科打拳击的信念,秦青川撂下笔就急匆匆的走去客厅了。
饭后她还在想着刚刚的题,秦母已经打包了她的琴盒,书籍,书包和书法结课作业,催促着她赶紧去上课。
“快去吧不要让老师等!中午饭在外面吃啊!妈给你转了200,然后去上补习班,下午再去上书法课啊!下午三点别忘了!”
“知道了知道了!”秦青川大包小包的出门了。
秦青川左耳带着耳机走路,等公交,上车。一路上她都心不在焉的,大抵是刚在学校经历了一场狂欢之后的落寞感,连看窗外的绿叶也有几分凄凉的味道。已经是季秋,伍城有些降温,但赤道一带的阳光永远是明媚的。
学校
许明月罕见的没有回家,而是留校了。一中假期极少,大多数学生若是家里离得不远都会回去,许明月又是住在城中心的,一通电话下去私家车立马来了。只是他要准备学校的一些联赛,忙着做题。吴沧霆也是,两人一块待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
因为是双休假所以一中难得不需要假条就能出校门,以往单休还有专门的假条。许明月刚写完一套卷,手里转着笔。
“中午在食堂吃吗?”他敲了敲桌子,小声问,对面吴沧霆抬起头来。
“不太想,要不出去吃?”吴沧霆问。
“也行,在天府花园附近有条商业街,还挺多吃的。或者去广场吃?”
“都行,只要不是火锅,感觉今天太阳好烈,吃火锅会很热吧。”
......
中午十二点。
秦青川从李老师家里出来,脚步虚浮,像被扒了一层皮。今天回课六支曲子,有一首巴赫的,秦青川的情感一直处理的不好,李老师不太满意。在秦青川身边来回踱步,手持戒尺,看到秦青川心里一颤一颤的,拿弓的手都有些哆嗦。好在其它的作业都很好,李老师只是说教了几句,也没有动手。
秦青川从别墅区走出来都还直冒冷汗。小时候学琴很枯燥,她又是个很内向的,碰到这种抒情性极强的曲子简直是如临大敌,李老师有好几次气急了直接就操起戒尺打在她的背上,相当疼。
秦青川现在觉得自己像热血番里遭受重大挫折的主角,四十五度角望天长叹一气。活动活动脖子,觉得饥饿。
“先去吃饭吧。”
许明月和吴沧霆出校门后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