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负刍,希望趁着魏国刚灭,楚国立即出兵北上和赵国抢夺魏地。
楚王负刍准之。屈景昭三家听说项燕准备北上以后,也是做好了起事的准备。不过在起事以前,三家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跟赵国联络一下。于是屈颂、景驹、昭平三人一同来到了陈驰居住的馆驿。陈驰听说三人来到,也是立即迎他们进屋坐下。三人落座了以后,侍女还没把茶送上来,景驹就急不可耐的开口了:“陈君,我们听说贵国刚刚灭亡了魏国,对此我三家向贵国也向唐王表示祝贺。”陈驰微笑拱手道:“多谢三位美意,只是三位过来,恐怕不是单纯为了祝贺我国消灭了魏国吧?”屈颂正色道:“如今魏亡,项燕欲北上争地,我三家虽然属于楚国,但并不想与贵国为难。”陈驰心中一动,他明白这是屈景昭三家在表明态度,也是在试探赵国的底线。他思索片刻,说道:“唐王向来以和为贵,若楚国不主动挑衅,赵国也无意与楚国为敌。至于魏地,赵国只是顺势接管,并无扩张之意。三位若能在楚国内部斡旋,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唐王定会铭记三位的功劳。”昭平点头道:“陈君所言极是,我三家受唐王厚恩,自然不愿意与贵国开战。只是楚王已准项燕北上,我国与贵国的大战恐怕马上就要爆发。”陈驰道:“所以三位想做什么?”这个时候侍女推门进来将茶送上门来,景驹在侍女离开了之后,这才说道:“陈君,我们觉得干掉项燕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我们想起兵!只有干掉项氏,我们两国才能和平。”陈驰心中一动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三位想要唐王做什么?”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屈颂说道:“项氏在寿春的根基很深,远非我三家可比,所以我们三家希望,在我们起事的时候,唐王可以出兵接应。”“这没问题!”陈驰答应的非常痛快。楚国雄踞南方,地方五千里,赵国如果想讨伐楚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三家现在居然想主动请唐王帮忙。这对赵国来说简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赵国正好可以在三家的接应下攻进寿春,一举灭了楚国。三家见陈驰答应下来也是非常高兴。有了唐王兜底,三家就能放开手去干了。“我还不知道三位的计划是什么?”陈驰挺想知道这三家准备怎么对付项燕。屈颂压低声音说道:“项燕北上,寿春空虚,我们打算在项燕离开寿春时趁机起事,先制住楚王,然后把寿春控制在手,在以楚王的名义发布讨贼诏书,号令楚国上下讨伐项燕!”景驹补充道:“待我们控制住局面,便立刻向唐王求援,还望唐王能尽快出兵。”昭平也道:“只要唐王出兵,我们三家定当全力配合,助唐王拿下寿春。”陈驰微微点头,心中已有了盘算。他说道:“三位放心,我马上传信唐王,请他火速出兵相助。”三月中旬,韩王然来到邯郸与田秀、赵王相会。三人的会面结束了以后,韩王然主动提出要称臣于赵国,为了表示诚意,韩王愿意让出西周之地。田秀不仅没有答应韩王然称臣的要求,就连西周之地也没有接受,不仅如此田秀还将魏国占据的东周之地割让给了韩国。这让韩王非常高兴,大呼唐王仁义。韩王哪里知道?这不过是田秀的缓兵之计罢了。赵国在短短五年之内连续吞并了齐国、魏国,已经是严重的消化不良。为了能争取到时间消化这些土地,田秀只能暂时结好韩国。至于区区的东周之地,就算给了韩国,最多过上一两年,赵国就能连本带利的夺回。哄走了这位韩王以后,田秀又计划前往魏国巡游。魏国新附,田秀总得到魏国去转一圈,一来是为了安抚百姓,二来也是为了震慑一下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就在田秀启程前往魏国之前,一个不速之客上门了。展来到田秀的书房,将一张拜帖放在他的面前说:“大王,魏国来了一个叫唐雎的人,要来拜访您。”田秀听说唐雎来访,顿时想到了一个典故。他不动声色的召见了唐雎。唐雎进入书房,拱手行礼,不卑不亢道:“唐雎见过唐王。”田秀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先生此来,所为何事?”唐雎道:“唐王灭魏,天下震动。今魏国虽亡,但尚有不少遗民心怀不满,唐王若能善待魏人,以仁德治魏地,不仅魏人会感恩戴德,天下人也会赞唐王仁义。”田秀微微点头,心想这唐雎倒是会说话。唐雎接着说:“魏国封君数十,大王今得魏地,恐怕不会养的这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