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战国帝业 > 第726章 迁都

第726章 迁都

唐王秀四年正月。,墈`书,君/ !首¨发*

田秀回到了邯郸,再回到邯郸以后,太傅孔鲋认为天下即将统一,邯郸、晋阳地理位置过于偏北,不适合继续作为都城,孔鲋建议田秀,另择一地,新建一都。

而这个新都城群臣共选出了五个。

太傅孔鲋建议定都洛邑,理由是洛邑位于天下之中,又曾经是东中的国都,如果唐国能迁都洛邑,更能让天下人知道唐国是继承了周朝法统的。

不过迁都洛邑也招来不少人反对,其中就包括李斯,李斯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洛邑还在韩国手里,唐国难道要把国都迁到韩国去吗?

田秀对此言不置可否,又询问李斯认为新都应该选在何处?李斯告诉田秀说,关中沃饶,人口充沛,又有函谷天险,可以在关中平原选择一地,修建一座新的都城。

这座新城的位置李斯也想好了,就在咸阳东南部一块靠近渭河的平原,田秀展开地图看了看,好巧不巧?这个位置刚好位于日后的汉长安城附近。

韩非发出了疑问,既然要迁都关中,那为什么不干脆把国都选在咸阳?

李斯表示,咸阳外围没有修建城墙,如果新朝把国都定在咸阳,还需要重新修缮城墙,既然如此,倒不如另起一灶,修建一座新的都城。

新城靠近渭河,漕运便利,又刚好可以把邯郸、晋阳的人口都迁移到新城,若是直接定都咸阳,这么多的人口无法安置,会引来不少麻烦。

田秀对此深以为然。

若是直接迁都到咸阳,那肯定要丢下赵国的百姓,田秀的根基在赵国,他当然不愿冒险直接定都咸阳。

不过若是新建一城,耗资靡费不说,还需要大量时间,田秀让李进估算了一下,新城如果要建好的话,至少也得十年。

这个时候毛遂上书田秀说,可以把都城选在大梁。

毛遂认为大梁的城池坚固,距离赵国更近,即便是迁都之后出现麻烦,赵国这边也能及时做出反应,并且大梁靠近黄河,同样有漕运优势。

而且毛遂还提出了一个让田秀无法拒绝的理由,那就是大梁位于天下之中,可以更好的控制全国,相比之下,关中则过于偏远。

大梁相比关中距离赵国更近,而且三晋一家,魏人在文化上也更认同赵国,大梁又有雄厚的底蕴,只要田秀宣布迁都,大梁立刻就可以成为新的都城。

尽管大梁有如此之多的优势,但田秀依旧不愿意贸然迁都大梁,原因也很简单,大梁过于靠近河水,一旦遇到敌情,容易被放水淹城。

稷下学宫的祭酒淳于越听完田秀的忧虑后,对他说:“自古以来,君王在德而不在险,只要君王有德,国家又怎么会被敌人入侵呢?”

这一番话和后世赵光义对宋太祖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

尽管他听起来十分有道理,但田秀却表示呵呵。

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保证不出现祸乱,若是国家出现祸乱,君王难道能靠德行平息祸乱?

所以迁都大梁,并非是最佳选择。

这时候出现了一件让田秀觉得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个大臣给田秀上书,认为可以把国都放在寿春。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寿春是唐王亲手攻下的,定都寿春,更能彰显唐王的王霸之气。

田秀当然不会傻到去定都寿春。

寿春位于淮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寿春过于靠近南方,根本无力掌控全国,所以寿春压根就无法进入新国都的范畴。

最后,田秀决定在洛邑,关中,大梁这三个地方选择一地成为新的都城。

这三个地方,可以说各有长短,各有优劣,至于到底要选哪?田秀实在犹豫不决。

田秀在邯郸的宅邸。

深居简出的赵媛听说田秀为新都之地头疼,她立刻叫来了妙玉,对她吩咐说:“你马上去把世子请来,我有话要交代。”

田继业听说是母亲请他,不敢怠慢,慌忙过去。

到了赵媛的住所。

母子二人见面。

昏暗的房间中,赵媛轻咳了两声,说道:“听说你父亲正在为迁都哪里犯愁?”

田继业如实回答:“是的。”

赵媛询问她:“继业,你觉得新的国都应该定在哪?”

田继业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儿臣以为,关中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