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
那是一个满嘴仁义道德,永远不会有错。
明明占尽便宜,却总是一副吃亏模样。
明明他才是获利者,到头来搞的却像个吃亏的人。
有他在。
阐教跟截教争锋,还会如此顺利吗?
什么十天君,什么赵公明,还会如此顺利的就将其打回老家吗?
实际上,姜子牙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不是只怕,而是绝对肯定。
肯定的是截教的一帮人不会如此狼狈,而阐教的绝不会满面春风,被揍成孙子,被教训成儿子的,绝对是阐教的一帮人。
不管怎么说。
那个人都不在了。
这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这是上天的安排,是天意。
天佑阐教!
…………
山海关中。
商军中军大帐之内。
当朝太师闻仲正围着沙盘转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其中一个小将站出身来,提议道:“太师,如今清军人疲马乏,又无粮草,正是我大商用兵之际。大开城门,一鼓作气,拿下清军大帐,可谓探囊取物。末将愿为先锋,直取黄龙!”
而就在这个时候。
“报!”
一道声音响起。
有卫兵小跑进来,单膝跪下:“启禀太师,清军使者,先锋大将杨戬求见!”
“他来干什么?”闻仲眉头一皱,道了一声,“宣!”
“是!”
那人应了一句,之后这才出去。
没多久。
身穿铠甲的白袍小将杨戬,人已经走入了大殿之中。
“拜见闻师伯,拜见三位师伯!”
杨戬行着礼。
这也是姜子牙教他的。
云霄、碧霄、琼霄三姐妹只是瞥了一眼杨戬,没有出声。
倒是闻仲,上下打量了一番杨戬:“好个儿郎,你不在灌江口潜心修炼,竟然跑到大清助清为虐,如今欲要乱我大商根基。作为阐教弟子,你可知礼义廉耻四字?”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大商帝王帝辛,祸国殃民,乃是人人得而诛之。兴清灭商,乃是顺天意,承民心。弟子实在不知,师伯口中所谓的助清为虐是是何道理!”杨戬夸夸其谈,一张嘴,倒是也得到了阐教那边的亲传。
“你……”
闻仲气的的用力的一挥手。
“师弟何须跟小辈置气。”琼霄开口了,然后望向杨戬,“杨戬,你此来,所为何事?”
“师叔修书一封,让弟子奉上。”说着,杨戬将姜子牙所写的书信双手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