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日落黄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愣神中的衙役惊醒,扭过头一看,只见三匹快马急速向县衙大门处奔来,眼看着距离大门还有几十丈的距离,可马上之人仍在催促着马儿前进,丝毫没有停下或是慢行的意思。
两名衙役顿时来了精神,拿起手中的水火棍转过身来,瞪着马上的三个人。
“下来,你给我下来!”
眼见三匹马到了县衙大门,马上之人这才出声并勒住缰绳,只见那马四蹄同时用力,之后更是将前蹄高高扬起,瞬间便停在衙役的面前,打了一个响鼻,喷出一股长长的白气。另外两匹马也同时站住,仿佛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
“好马!”衙役甲的父亲就是给官府养马的,一立刻便看出了此马的不凡。
衙役乙却没看出名堂,只知道所有人骑马经过县衙大门时都要放慢速度,像刚才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对衙门权威的挑战,就算不治骑马人的罪,至少也要训斥一顿解解气。
衙役乙刚要上前,却被衙役甲一把拉住,随后衙役甲走到了三匹马前,一抱拳,仔细地打量着马上的三人。
为首一人大约有五十岁的年纪,穿着青色袍子,人长得清瘦,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下巴上一缕花白胡子随风飘着,被黄昏的阳光染成了金色,整个人气质非凡,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后面两人看起来孔武有力,虽说身上穿的是普通长袍,脚上穿的却是武将常穿的厚底官靴。
清瘦老者没理会两名衙役,扭头看了看衙门大门上方的牌匾。
“彭泽县衙,就是这里了,想不到这老狄头儿竟然落到如此境地。”为首之人苦笑了一声,翻身下马。身后两人也下了马,其中一人将三人的马一起牵着。
“狄仁杰在吗?”清瘦老者问道,气势简直是不可一世,竟然直呼狄仁杰的姓名。
“你这老头儿,狄大人的名字岂是你这等人直呼的?”衙役乙有些气愤。
狄仁杰来到彭泽之后,对下属非常关照。县衙众僚都爱戴他,谁要是敢说狄大人一个“不”字,玩命的人不在少数。
来人一阵大笑,笑过之后才说道:“看来狄仁杰的人气很高啊。”
“是啊,狄大人一向如此。”身边那名不高却很魁梧的人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到了他的地盘上,就按照他的规矩来。”来人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张名帖递给了衙役甲,却看也不看衙役乙。
“劳烦你将名帖呈给狄大人,他看了会亲自来迎接。”说罢便自顾背着手溜达着,观赏着小镇秋景。
过了一阵,衙门里一阵脚步声响起,人还未到,声音却远远地传了出来:“老伙计,真的是你来了!”
狄仁杰满脸激动地看着在大门处溜达的徐莫愁喊着,同时也看到了另外跟随的二人。
“大人!李将军!”二人齐声喊道。
“张环李朗,你们也来了。”狄仁杰见到了故人,眼圈中有些闪光,急忙用大袖子遮了一下,生怕让徐莫愁看到笑话他。
“你们的狄大人还是那么多愁善感,话还没说便要掉下猫眼泪了。”徐莫愁还是看到了,笑着调侃狄仁杰。
狄仁杰呵呵一笑,上前一把抓住了徐莫愁的手,说道:“你这老毒虫子,说起话来就是噎人,快随我进去。”说罢便拉着他向县衙里面走去。
张环李朗也激动地拉着李元芳的手,热情地问候着。
“怪不得这么大的架子。”衙役乙吐了吐舌头,急忙和衙役甲两人将三匹马牵到了后院,吩咐马夫好生伺候。
对于徐莫愁的到来,狄仁杰出乎了意料。徐莫愁擅长的是解毒术,对于其他病症就有些力不从心,在御医中属于走偏门的那一类,但解毒这种事,用不着则已,一旦用到就十万火急,皇帝能够准假让他来到彭泽,就说明对彭泽这件事非常重视。
狄仁杰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徐莫愁来到彭泽的速度太快了,他的信刚刚送出去才半月的功夫,人便到了彭泽县。
两人没有多余的客套,径直来到了安排好的一间客房开始密谈。狄仁杰这才得知,原来徐莫愁并不是接到他的书信才来到彭泽的,而是另有原因。那封信还是在半路上驿馆给徐莫愁的,当时徐莫愁还纳闷,以为狄仁杰真的是能掐会算,怎么就知道他已经前往彭泽。
密谈中,狄仁杰将来到彭泽之后的事完整地讲述出来,听得徐莫愁也是倒吸冷气,不时地拍案叫绝。狄仁杰知道,他叫好是冲着下毒的手法。待听完所有的事情,徐莫愁也说明来意,原来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