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92章 祖冲之

第292章 祖冲之

研学术机构,相当于古代的中国科学院。”

唐朝以后,战乱不断,算书散失很多,《缀术》也在北宋时期失传。

“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尽管如今已无从知道《缀术》的具体内容,但从该书在唐代官学中的学习年限及史书中相关的零星记载,仍然可以想见其学术价值。

一年后,十七岁的刘子业被叔父刘彧杀死。

“父亲祖朔之颇有学识,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和宴会。”

内容深奥,隋朝掌管天文和数学的官员都看不懂,是自汉魏至隋唐水平最高的数学著作。

成功篡位后的刘彧,和侄儿刘子业一样,残暴无道。

政局随时更替,江山动荡不稳,君主也昏庸无道。

使得祖冲之的《大明历》在有生之年,便一直未获朝廷颁布施行。

或许那时的祖冲之,面对一個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昏君,早已断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直到祖冲之去世十年后的梁天监九年,祖冲之之子向梁武帝萧衍上书三次。

才最终实现了祖冲之的生前愿望,《大明历》正式被朝廷采用。

那一年,离祖冲之编写《大明历》已过去整整48年了。

这部由梁武帝萧衍下令启用的《大明历》,后来历经陈、隋、唐、宋数朝,陆续被沿用达近八百年之久。

直到南宋时期,杨忠辅创制更精确的《统天历》之后,《大明历》才正式停止使用。

祖冲之的《大明历》走过了近八百年的光辉岁月,默默指导服务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他不禁猜想,祖冲之若泉下有知,亦当万分欣慰。

“南朝宋大明五年,皇室刘子鸾出任南徐州刺史。”

“祖冲之担任南徐州刺史府里的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

“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

“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大明六年,祖冲之在南徐州任职。”

“他系统地阅读了天文典籍,以浑仪漏壶配合亲自测量日影。”

“用祖冲之发明的以圭表测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发现前代历法已经误差很大。”

“历法推算和实际天象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祖冲之还发现,古代所谓六历并非出自夏、商、周时代的古人之手,都是后人伪托,产生于汉初周末。”

“刘宋时期,朝廷使用的《元嘉历》亦有错误。”

“祖冲之以此历为基础,加上他自己的细心研究和实际观测,编成《大明历》,同时完成圆周率计算。”

“同年,33岁的祖冲之向刘宋皇帝进献《大明历》。”

“同时上表请求对该历进行讨论,并予以颁行,但受到宋孝武帝的宠臣戴法兴的反对。”

“朝中百官惧于戴法兴的势力,大都附和,祖冲之写出著名的《驳议》进行辩论。”

“戴法兴认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状况是永远不会变的,冬至点永远在一个地方。”

“祖冲之便用元嘉十三年到大明三年这二十三年间发生的四次月食来检验他的《大明历》,其四次月食的时间和太阳当时在天空的位置均与《大明历》的推算相符。”

“尽管《大明历》比较科学,当时的朝廷还是不肯采用。”

“次年秋,皇朝加封刘子鸾为司徒。”

“刘子鸾信任祖冲之,让他兼任中央朝廷管理民政的司徒府工作。”

“于是,祖冲之开始来往于镇江与南京两地工作。”

李世民:祖冲之的辩论失败,在于祖冲之把政治想得太简单了。

他的大唐所采用的历法就是祖冲之的《大明历》,自然再清楚不过《大明历》被祖冲之提出来时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祖冲之在总明观任职,以及后来跟随皇子刘子鸾在南徐州任上时。

积五六年之功,潜心研究包括《元嘉历》在内的古代历法,发现里面有很多错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祖冲之才立志要制定一部新历法。

到南徐州后不久,祖冲之便研究出可以避免出现之前历法错误的办法。

一听说祖冲之有了重大研究成果,小皇子刘子鸾高兴得不得了,一定要去禀告孝武帝好邀功请赏。

于是,大明六年,祖冲之带着他的《大明历》和刘子鸾一道,来到了孝武帝刘骏的朝堂之上。

只是,文人和小孩一样,都把政治想得太简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