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挺好的”
王泰边说边将稿件递送给主编办公室内一位白发瘦脸,抬头看来时目光锐利的男性老者。
主任接过稿件快速浏览完两篇文章后抬头微思,随后对王泰说道“很好的文章,很有宣传和警示作用”
”现在街头的骗子开始多了起来,这样的文章很有针对性的能让看过文章的人避免上当受骗”
“就像文章里说的,防诈骗在于多宣传,在于预防,让大家能提高警惕”
他看起来对两篇投稿很是重视和认可,向王泰做了总结和按排到“这两篇宣传文章真的很好,这期就放上去发表,还来得及调整这期内容。”
“好的好的”王泰连连点头,随后说到“我也和主任您的看法一样,就是这标题,您觉得要不改下?”
主任认真看了下,抬头对王泰说“开始我也觉得标题轻挑,现在想想发现这样的标题颇有开创和新颖性,挺吸引人眼球和好奇心的”
“不改,就用这独具一格的标题,能吸引更多的人看这防骗子的文章再好不过。”
“好的主任,我现在就去按排”王泰接回稿件,然后又请示到“稿费您看给什么标准?”
“那里寄来的?”主任问。
王泰回到“赣省洪城市的一个工科学院,看地址像是学生投的稿”
主任听完沉吟一会说“虽不是名家,不过文章很好,有很大的宣传警示意义”
“标题也有趣新颖,给他些赞赏鼓励吧,按中上标准算,这次先发街头骗术的,另一篇下期发,稿费可以先一起汇了”
主任想了下又马上说到“算了,两篇做这一期同时发好了。”
王泰点头表示明白“好的,主任你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主任一摆手“没有了,你去忙吧。”
“嗯嗯,那我下去了”
拿着稿件的王泰开始走杂志社的内部流程,也不时和同事讨论两篇文章新颖标题的事,大家似乎对这新奇的文章标题大受启发。
至于投稿的余知远现在并不知道,他用震惊体文章标题投稿让震惊部在这个时代就开始诞生了。
此时他发完国际邮件后便到学校的收发室翻找信件,没用多久便将三封信拿在手上到值班师傅的登记本上签名领取。
回到宿舍,余知远对赵建和鲁远征说到“回信来了,你们俩都有”
将两人的家信分发给他俩,余知远拿着自己家里寄来的信开始浏览。
这次家里的回信有点长,余父在信里告诉他,发回去的做生意资料已经收到,家里暂时没有做生意的打算,等他毕业回来再说。
同时严肃告诫他不要在学校谈论做生意一类的事情,要老实低调的等毕业,等分配工作后再说。
鲁远征最先看完家信,他将信拿在手上问赵建和余知远“你俩家里怎么说?”
余知远回到“现在没那个打算,说我等毕业回去再说,让我在学校绝对不要谈论做生意的事,安静等毕业,你呢?”
“跟你一样,说了三遍叫我在学校要老实,呵呵”鲁远征说。
赵健最惨,他父母除了说家里不会搞还把他骂了一顿,严厉交代他在学校不要瞎搞和乱讲话,要是出什么问题回去就把他屁股打烂。
余知远听了笑道“可怜啊,大学生了还要被老子随时提着屁股打”
笑过后又说“看来我们的家里人都对做生意很排斥啊,不知道后面的搞大棚种植他们怎么想……”
余知远现在对搞蔬菜大棚这个项目很上心,他发现这种种植技术真的是非常适合他们三个的家里人搞创收,只要肯投入资金进去,会种田的农民操作起来并不难。
他记得寿光的王书记过几年就会带领村民开始搞起第一代温室大棚,在里面种黄瓜这种产量大的蔬菜,当年种出来的这种反季节蔬菜卖到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相应的,那些种植的村民当年收入最少的也有两万元,赚的多的甚至有七八万元。
80年代一年能赚到两万元那可是非常高的收入了,赚到七八万那就更不得了。
余知远在心里决定不管赵建和鲁远征他们家里人搞不搞,他是一定要家里人和叔伯、亲戚他们搞起来的。
只要将这项目搞起来,他相信以当前比王书记他们要低的多的建棚成本,再加相同的市场情况。
到时种出来的蔬菜拉到大城市去销售肯定一样会是能卖高价还热销。
以后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