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63章

第63章

最后,徽商支持的清廷,成了他们衰败的挥刀人。

而徽商最后的掌门人,在晚清时勉强回光返照一瞬,又被清廷逼死,徽商从此彻底落幕。

……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圭,喜滋滋的走了进来,他高举着一个托盘,喜道:

“陛下,臣在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宝贝!”

“哦?”

朱由检回过神来,示意王承恩接过端上来。

他掀开红绸布一看,嘴角顿时露出了笑意。

只见托盘内躺着一柄做工精巧的手铳。

……

后世的故宫博物馆内,藏有太祖洪武十二年、成祖永乐十九年、孝宗弘治九年、神宗万历年(年号磨损看不清)制造的四把手铳。

并且这些手铳上,都标有编号。

这些手铳,从全长45厘米,逐渐缩小到全长25厘米。

按照实用角度来讲,也越来越适合将领使用了。

而托盘内的这一把手铳,却与大明军中的手铳不一样。

大明火器,使用的是火绳点火,也就是俗称的火绳枪。

而托盘内的这一把,通体小巧,高高扬起的龙嘴上,竟然不是夹火绳的装置,而是夹着一枚褐色的燧石。

这竟然是一把燧石手枪!

朱由检拿起一看,只见红木制造的枪托上,用银丝镶嵌着两行小字:

“崇祯十六年孟秋,毕师讳孟侯门人张继孟造。”

朱由检见状一楞,急忙在脑海思索:

毕孟侯?

这人是谁?为何丝毫印象都没有?

“这毕孟侯是何人?”

朱由检指着铭文,对群臣问道。

毕孟侯?

群臣仔细想了又想……

条件太少啊!

看铭文字样,这个制造者应该是一个姓毕之人的徒弟。

难就难在这里,看架势,他留的该是师傅的表字。

若非熟识之人,怎么会知道人家的表字呢?

群臣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这个‘毕孟侯。’

户部主事吴甘来正好抱着一沓记录走了进来,他见众人围着桌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于是,探头一看。

不过是一瞬间,他就想起了此人是谁。

吴甘来抬手用衣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开口道:

“这个毕孟侯,若是我没有记错,该是徽州歙县人士,万历年间的进士……”

他不疾不徐,缓缓说道:“此人万历朝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前朝抚治郧阳……”

朱由检眼睛一亮:“莫不是毕懋康?”(mao)

吴甘来点头:“回陛下,正是此人,其与其兄毕懋良并有清誉,雅负器局,合称二毕”。

竟然真的是毕懋康!

这可是一个大神啊!

朱由检正待欣喜,蓦地扭头仔细打量着吴甘来。

卧槽!

这人也是一个活字典啊!

之前的时候,只是见此人算术快捷,心中起了重用的心思。

却没料到这人的脑袋里,竟然装了这么多东西!

“吴卿这脑袋,当真博闻强记啊!”朱由检大感佩服。

吴甘来谦虚道:“皇上谬赞,臣这榆木脑袋,还当不得陈名夏半数好用呢!”

朱由检失笑,陈名夏脑袋虽好,人品不行,朕要他何用!

“吴卿,帮朕记住了,待我等安稳下来,当提醒朕召集毕懋康兄弟入朝。”

毕懋康啊!

这可是编撰了《军器图说》的猛人,是徐光启、赵士祯之后的另一个科技大拿。

他可是与宋应星齐名的大牛啊!

吴甘来默默的记下。

“对了,还有宋应星和孙云球!”

皇帝幽幽的又提了两个人名……

……

宋应星啊!

朱由检叹息一声,一个终生不仕伪清,兄长等家族半数人为国尽忠的豪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