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看到了未来!
吴三桂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找到饭店了啊!
虽然这点钱很少,相对于明皇那动辄几百万两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是,他还没有投降李自成呢,人家就送来了大礼。
他要是投降了李自成,这以后的“辽饷”还能少了?
吴三桂当即拍板——投降李自成!
经过吴襄从中说合,吴三桂决定投向大顺,甚至派遣自己的亲信,先一步进京,带着兵员名册,献给李自成。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遵从父命,顺应民心,弃甲倒戈,问心无愧。”
然后又给李自成去了一封,信中盛赞李自成是人主,如何贤名云云……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么!
再说了,吴三桂与李自成又没有仇恨,甚至双方连交手都没有。
人家李自成又肯给钱,投降李自成还有什么压力呢?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吴三桂更是率部远离山海关朝京师敢去,准备接受李自成的整军。
吴三桂等人早前离开了山海关,李自成派遣唐通去接管山海关防务。
吴三桂表态的时间是——四月初一日(农历三月初一)。
……
几天后。
李自成的使团到了暂居于滦州的辽东军营。
这一次来的不再是无关轻重的小人物,而是唐通与大顺政权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
此行,大顺不但带来了四万两白银的军饷,更是带来了李自成的任命书信。
李自成让吴三桂镇守原处,不要再往京师去了。
(这个原处,并非是山海关,而是吴三桂之前镇守的宁远等关外。
此时山海关总兵是高第,李自成的任命是让高第留守山海关。李自成给唐通的命令是让唐通前往山海关,接管山海关防务。
按照李自成的规划,关外有吴三桂,山海关唐通掌总,高第为将。
而左懋泰则是总管各处,类似于监军的作用。)
李自成给的待遇很高!
不但让吴三桂照样镇守关外,更是——
直接封了吴三桂侯爵的高位。
要知道,整个大顺,也不过只有九个侯爷而已!
王爵更是一个都没有!
此刻的吴三桂,在大顺内部,当真是十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自成的诚意,不可谓不高!
然而,时势已变!
就在这时,有人进入了吴三桂军中。
来人不是别人,而是大清朝内的辽东将门亲信。
信使带来了一个消息,一个彻底让吴三桂改变主意的消息——
刚刚在皇位斗争中再次失利的多尔衮,成功地总揽了大清的朝政,他调兵遣将,倾鞑子国力,竟然尽起精锐,要再次南下入寇大明!
吴三桂慌了。
辽东三巨头吴三桂、王永吉、黎玉田,彻夜商量对策,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
投降鞑子!
当然,这事不能由文官出面做,王永吉和黎玉田会等到事成之后,直接离开,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吴三桂一人顶起来。
作为交换,两人麾下的军队,尽归吴三桂……
而此时,距离吴三桂表态投靠李自成,前后竟然不过只有四天时间!
然而,这四天,却成了鞑子入关一锤定音的筹码。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这四天,造就了华夏四百年落后……
……
好巧不巧,李自成派来接管山海关的武将,竟然是唐通!
唐通是明廷大将,又是唯一勤王的大将。
他被杜之秩出卖,只得投降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