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上下,都配备了三马的李来亨,连夜赶路,只需要半天一夜,就能赶到四百里之外的裕州。
这里有留下防守垭口的一部分明军。
李来亨要带着他们,抵近南阳,驱赶袁宗第的步兵大队,将他们赶往邓州与袁宗第汇合。
……
而朱由检,则是老神在在的呆在光化。
他在给方正化写信。
腹黑的狗皇帝,又要阴人了!
三天之后。
各部已经运动到位,甚至,李来亨也传回了加急信件,声言自己已经动身赶往几十里之外的南阳。
在信中,李来亨说了南阳的现状。
当初离开南阳的时候,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带领一部偏军,坚守在了南阳。
再加上有流民感念皇帝收容他们的恩德,自愿留下来坚守。
因此,在孟兆祥的主持下,南阳竟然没有被左果毅将军白鸠鹤的大军攻破。
当李来亨带着大军,逼近南阳的时候,南阳守军士气大振,开城反攻闯军大阵。
白鸠鹤当机立断,带着人马朝邓州跑了!
……
朱由检大喜!
既然各部已经运动到位,就该他大显身手了!
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刘文耀,带着一万大军,护卫着皇帝,直奔邓州而去!
刘文炳、刘文耀兄弟,是刘太妃的亲侄子。
也就说,这两人,是崇祯皇帝的亲舅家表兄弟。
刘妃生下崇祯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淑女。(稍有品阶)
此时,光宗朱常洛还是一个不得宠的太子,甚至很不得万历喜爱。
万历皇帝数次想要废掉他,立福王为太子。
在这种煎熬下,光宗脾气怪戾,刘氏不得宠不说,乃至被谴而死。
甚至死了之后,光宗害怕万历责怪,更是严令太子宫侍从草草埋葬,不得宣扬。
直到天启登基之后,才追封刘氏为贤妃。
此时,刘氏家族还是泯然众人,并未被封了任何官职。
崇祯继位后,追封自己的生母刘氏为太后。
又封了自己的舅舅刘孝祖为新乐伯,刘继祖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刘文炳、刘文耀两个表兄弟,也被升为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
然后按照惯例,拨付养赡田700顷。
这个数量,也就是封爵为“伯”者的惯例田亩数。
再次说句题外话,明朝不管是藩王还是勋爵,藩田、养赡田,都是拨付的税收,而非土地实物!
具体是这么做的,在“备边、屯牧,或屯牧官备荒、并庄窠ke”等地拨给。
这些田地,历来都是归属皇帝所有的。
先秦时期,就有这样的规定“山林河泽,皆归君有。”
就算是在后世,这样的田地也存在,大的叫做“国家农林牧场”、小的叫“村小组集体所有田”,一样没有包产到户!
(这一点,若是书友有亲朋在村大队做事,稍微问一句,就会清晰的明白!)
土地会荒芜吗?
只要缴纳赋税之后,还有剩余,勤劳的华夏百姓,就不会让土地抛荒!
因此,这种隶属于国家专有的土地,租赁给了需求土地的百姓们耕作。
有专门机构,按照一亩地三分银子的比例,征收银钱。
然后转交给拨付所有人,也就是宗室、勋贵。
因为土地的特殊性,这个征收比例,在三十税一的大明,是很重的!
当然,比起军屯田地的过半税率来说,却又低了很多了。
按理说,这个拨付,与文官是无关的——因为这类土地,属于特殊性质,归属皇帝私有,租金直接充入专项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