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334章

第334章

嘿嘿!

这事——刘芳亮这个老刘,应该很有话语权!

当初在武强,老刘整整诈出来400万两白银……

嗯,也不算多,就相当于明末一年的田税收入罢了。

可是,那特么只是一个县!

(业内对明亡的总结是什么?从来就没有皇帝昏庸、军事落后的说法,而是——

天灾、人祸!

你品,你细品!

天灾么,也就是后世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气候变得诡异,某些地方连续灾祸,某些地方连续丰收……

明末当时受灾的地区,主要在江北。

南方数次大丰收,米价甚至跌到了五分银子以下!

虽然江浙一带,大量田地都不再种粮,改成了经济作物,但是,南方可不单单是江南一地啊!

甚至,很多地方稻米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可以说,南方整体是不缺粮的,若不然,米价也不会那么低。

而受灾的江北大地呢?

稻谷一度高达12两银子一石,甚至以上!

就算整体产粮有缺口,但是,从宋朝开始,华夏就学会去“丢了谷子就成田”的越南一带,回购粮食,用世界粮食贸易,来解决国内灾荒。

占城稻么,多出名啊!

到了明末,百姓反倒因为无粮可食,而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起义!

真真是天灾不算啥,人祸才可怕!)

……

朱由检动用大军,将袁宗第朝襄阳赶,这事泛善可陈,一笔带过……

……

江南。

方正化已经找了几处院落,让随从潜伏了下来。

他自己,则去了凤阳府皇族监狱。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是大明的中都。

为了削藩,明朝自永乐时期开始,便在凤阳修建了五座监狱,称为五高墙。

只要宗藩犯了错,历代皇帝都会将宗室关进凤阳监狱里面。

这是削爵的一种手段。

至崇祯上吊的时候,凤阳监狱里,还关押了265人!

这些人,都是朱家子孙。

方正化去找的,不是别人,而是在南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隆武帝——朱聿键。

这是一个可怜人。

朱聿键的父亲叫朱器??,爷爷叫朱硕?臁

朱聿键小时候,老唐王朱硕?欤???℃??亩?用牵?幌不渡砦?雷拥闹炱??。

于是,将儿子朱器??,和当时年仅12岁的孙子朱聿键,秘密关押在王府内。

准备要活活饿死他们父子。

此时,白水张氏南阳分支中,有一个在唐王府做小官的人,名叫张书堂。

张书堂可怜朱器??父子,于是偷偷带食物给他们吃。

为了不让唐王世孙愚昧无知,更是携带书籍,送给朱聿键阅读。

这一关,就是整整16年!

张书堂也送了16年的饭,送了16年的书!

(从这一点上来讲,隆武帝能有那么大的名声,真该感谢人家张书堂。

张书堂我曾经以他为主角,写过一本书,当时特意跑去南阳做了考证:

隆武帝被释放南下时,张书堂带领手下给他断后,最后不知是战死,还是隐居了,其后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崇祯二年,老唐王重病垂死,唐王的其他儿子,眼见饿不死朱器??,急于上位,于是下毒给他毒死了!

嫡孙朱聿键,没了父亲不说,还继续被关押着。

唐王世子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

作为河南分守道之一的陈奇瑜,上门吊唁朱器??。(分守道,相当于副省。)

在张书堂的告密下,陈奇瑜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再次上门警告唐王。

老唐王害怕被崇祯皇帝怪罪,只得将朱聿键立为唐王世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