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黄得功再次前往赴约,依旧没有人接见。
黄得功冷汗都出来了。
方正化这是恼了啊!
黄得功不敢不来,此后每日夜间,都来此处等待。
这一等,就是五天时间。
今天晚上,黄得功等了半宿,本以为又是一个无功而返的日子,却不想雄鸡刚鸣了一遍,正是子时前后的光景,有人出来了。
来人是一个约莫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一身不起眼的灰色劲装。
在夜幕下,这样的打扮,只要速走几步,融入黑夜里,就再也看不到了!
黄得功心头一震,这是方正化带来的好手!
仔细看去,只见他面庞白净,颌下无须。
那人的年纪虽轻,脚步却沉稳有力,很显然是一个练家子!
结合这厮不曾留了胡须,黄得功一眼就认出了来人的身份——
武监的太监!
黄得功心中明悟,脸上却一片坦然,他微微点头,对那人含笑示意。
却见那人伸手虚引:
“黄将军,请跟我来。”
黄得功急忙站起。
可怜他天天来此,每日都只有人放了一杯茶水,一个茶壶。
枯坐一宿,茶叶都给喝白了!
今日总算是等来了正主,黄得功回头看了一眼,茶叶才微微泛白……
“敢问小哥,是方总督回来了吗?”
跟在小太监身后的黄得功,满脸的忐忑。
年轻太监瞥了他一眼,并未作答,直接将他领入二进的一处书房。
“咚咚!”
那厮伸手轻扣两声房门。
声音不急不速,很显然是久经训练的仆从。
待收回手指,稍微停顿两个呼吸,不待屋内应声,青年太监开口道:
“老爷,黄将军来了。”
“让他进来吧!”
屋里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吱呀!”
青年推开房门,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黄得功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室内。
“咯吱!”
房门又被太监关起来了。
封闭的书房内。
静的落针可闻!
黄得功心头一跳,赶紧深呼吸一口。
他微微定神,右手虚握,脚下摆成丁八姿态,一边暗暗防备,一边抬头看去。
却见灯烛摇曳的书房内,摆着几套太师椅,靠着北墙,是一条宽阔的大书柜。
书柜里,摆满了书籍。
书柜前,有一方深红色的书案。
书案后,一白发老者,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正拿着书卷,聚精会神的看着。
黄得功眼睛蓦地瞪大了,他咻的一声,趋步上前。
“噗通!”
黄得功匍匐在地,泪水已经充满了眼眶。
“方总督!
真的是您?
末将终于见到您了啊!
呜呜……”
黄得功的声音已经哽咽。
那书案后的老者,不是方正化,还是何人!
勇卫营出身的黄得功,激动地都在浑身颤抖。
……
勇卫营是崇祯皇帝,为了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战争,更改四卫后,一手建立起来的。
初始,军中的骨干,全是宫中御马监的武太监,后来逐渐吸收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四卫营的军卒,扩展而成。
可以这么说,勇卫营的核心骨干,全是皇宫大内的武监太监。
首任营主是曹化淳,当时方正化给他做副手。
太监卢九德、刘元斌都在勇卫营任职。
明末的军事战争中,勇卫营是一支不得不说的雄师。
大将孙应元、周遇吉是勇卫营的出身。
黄得功一样是!
最巅峰时期仅有一万余人的勇卫营,却是明末最能打的军队!
该部前后加起来歼灭的敌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紧逼二十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