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瑜冲一边的下人努了努嘴。
当即有两个家丁,守在了入口处。
“陈兄,陛下相召!”
孙徵兰冲着南方拱了拱手。
陈奇瑜脸色一变:“孙兄这是何意?”
孙徵兰为何对着南方行礼?
孙徵兰也愣住了:“陈兄你不知?”
陈奇瑜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自成的大军,全取了山陕,更是朝着京师去了。
京中的消息早已断绝,他哪里知道什么哟!
孙徵兰见陈奇瑜不似作伪,遂将李自成围困京师,皇帝逃出京师的一系列事情说了。
……
陈奇瑜揉揉鬓角,尽力的消化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他想了想:
“陛下去往南阳,却是必须要先全取了裕州、武关、襄随,唯有堵上南阳平原的大门,才能安心发展,再谋其他的……”
孙徵兰笑了:
“不愧是陈兄,瞬息之间,就考虑清楚了!
我来时,陛下也是与我这般说的!”
“陛下机智慧中,自然是看得到这一点的。”
陈奇瑜点头称赞皇帝一句,这才道:
“去岁李自成占据西安的时候,荆襄一带留守的大将是白旺,武昌三镇乃是左良玉占据,而今形势可有变动?”
既然陛下相召,他自然是要出山的。
不过,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去,不是他陈奇瑜的作风。
他想试试看,能不能火中取栗,带着功业返回朝堂!
孙徵兰道:
“此时,陛下想来已经全取南阳,裕州却是空虚,夺回这里不会费事。
若是陛下谋划得当,现今该是已经夺回商於一部,最起码也是堵死了商於古道的出口了。”
他俩都是曾经做过兵备道的知兵人,时局如何,推算一番就能看得清楚。
因此,虽然孙徵兰北上时,朱由检都还没有渡过黄河。
然而,孙徵兰对朱由检势力的推算,竟然精准的可怕。
陈奇瑜明白了。
这么说来,他想要带着功劳回去,就只有去南方……
他呵呵一笑:“这十年时间,我倒是对三国故事多有钻研。”
陈奇瑜看着孙徵兰,继续道:
“你知道我可曾立下志向,一旦再次被召返朝,可是要学谁吗?”
孙徵兰拧眉:“可是孔明、庞统?”
“哈哈!”
陈奇瑜摇头轻笑:“我若做,便做那~毒~士~贾~诩!”
陈奇瑜一字一顿的说出了这句话。
他看透了这个世道!
自从自己被贬之后,他就一直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些年来,他看透了,若是能够再次起复,那就做那毒士!
……
孙徵兰在归德盘桓了三天。
陈奇瑜给闯军内部,一些久未联系之人去了书信。
他当初身为总督五省军务,麾下良将无数。
这些人,有很多都投降了李自成,成为了一方大将。
前些天,闯军大将郝安才,要执行李自成的政策,将山西、北直隶、河南等地的士绅,压往陕西安置,其中就有他。
更是逼得他的小妾张耐服毒自尽。
事情闹大之后,陈奇瑜往日的部将——投降了李自成的唐通,急忙从中说合。
(特注:李自成在拷饷后,北上攻打山海关前,派遣侄子李过、内弟高一功、唐通等人返回了陕西一趟,并在老家米脂修建了行宫。拷饷财宝,历来成谜。)
陈奇瑜这才得以留在了归德。
此事,也成了陈奇瑜决定修建钓鱼台隐居的导火索。
他又给唐通写了信,让他代为照顾一番自己家人,等解决了家人的后顾之忧后,陈奇瑜与孙徵兰一道,带着几十个家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