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病死在了南阳任上,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南阳百姓凑钱安葬杜诗,又感慨两位长官清廉。
因而,当地人遂以‘召父杜母’来代指二人,也用来代指后来清廉的主政官。
时间久了,说法慢慢传播到了全国,于是一地主政官,就有了父母官的说法。”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
果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毕懋良不说,他还真的不知道究竟是谁研究出了水排,也不知道父母官竟然有这么一番故事。
……
脑筋一转,朱由检笑了。
杜诗庙不但要修,更要大修特修!
还要大张旗鼓,亲自赶往祭拜。
这是安稳民心的利器啊!
政治无小事,当皇帝表现出某种倾向的时候,在官场上就是一场地震……
……
朱由检定下了心思,望向了毕懋良两人。
既然两人对水力如此了解,这倒省了他解释了。
他翻了翻图纸,抽出其中的一张,递给了王廉:
“两位老卿家,且看看这水力构图若何?”
朱由检给两人的,是一张水力冲压机的设计图。
这东西也是万能机,换上不同的冲压部分,就是各种实用机械。
比如水排、水磨、水锥、水车,无不都是利用水力,不同的做功器械罢了。
都是代替人力、畜力的机械,本质上与蒸汽机、内燃机,甚至电动机……也就是效率的不同罢了。
水力机械的大兴,会牵引出另一件事——水力纺纱机。
此物一旦面世,代表的就是纺纱业的革命。
而此者,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
毕懋康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一阵,击掌赞叹道:
“妙!”
“陛下这是将水力变作了打铁的利器啊!
他摘下眼镜,将图纸、眼镜一块递给兄长,对着皇帝笑道:
“陛下此构思甚妙,历来打铁无不需要人力,而今只消大造水车,便可减轻了无数人力!”
现在皇帝身边什么最缺?
无非就是壮年劳动人口。
麾下仅有不到两百万人的皇帝,最不缺的是人口,最缺的还是人口!
这看起来很矛盾,实则只是全局和片面之间的不同理解罢了。
因为南阳周边,都是一片废墟,正是需要大量人口的时候啊!
两百人口,若是只做耕作,那足够了。
然而,想要大兴作坊……
难难难!
要知道,江南的那些作坊,数千人规模的,比比皆是!
朱由检追问:“若是二位卿家负责,朕准许你们所需的一并人手,皆可优先挑选,需要多久方能准备妥当?”
毕懋良也看完了图纸,闻言抬头道:
“若是陛下一切支持,仅需十日。
作坊好建,最简单的那种——只需要砍伐树木,建造木头工棚便可!
现在难的是——老臣手下仅有十来个徒弟,纵然全力制造武器,也不过杯水车薪啊!”
朱由检哈哈一笑:
“朕带来的百万流民,早已分门别类,单单是铁匠,就有一千七百余人。
工匠——朕早就准备好了!”
身为穿越者,又处在华夏最巅峰的时代,岂能不亲手开启工业革命?
他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啊!
他扭头看向王廉:
“你跟着二位毕老官,务必要配合二人,调动一切资源,全力完成此事!
王廉,朕只给你一句话——不论何人胆敢阻挡,皆可先斩后奏!”
王廉浑身一震。
陛下这是开始重用自己了啊!
他急忙弯腰及地,连连表示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完成陛下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