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算了,三代襄阳王朱见淑别看在位时间短,但是,这人做了一件被士林痛恨的大事!
诸葛亮历来都是文人心中的最高神之一,更是文士的最高追求。
古隆中的诸葛庐,那是文人心中的第一圣地啊!
都以为东林党这样的党派,是明末才有的,实际上党争这个问题,自朱元璋时候就有了。
文人们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官不分对错,只论亲疏;
在野则修建学舍,培育党羽。
诸葛庐所在古隆中,自然也不能幸免。
诸葛草庐旁,有一个明中期时的文化圣地——隆中书院。
这里可以说是明中期的东林学社……
襄阳王被封襄阳,城外就是隆中书院这个大文社,而此时的大明官场,当真是吃饭睡觉打豆豆……呃,不,打襄阳王……
反正有事没事,弹劾襄阳王一脉就对了。
甭管没有政绩,给襄阳王点点眼药就政治正确了!
谁让这家伙政治不正确呢!
朱瞻??被搞到什么地步了呢,朱棣之后,历来藩王不准出藩。
而朱瞻??,一辈子却无数次前往京师,向皇帝解释自己的清白。
而朱祁镇、朱见深父子自然知道朱瞻??的处境,于是一边赏赐安抚,一边却对官场上这种敲诈藩王的举动,保持了默许——因为朱棣之后的皇帝,跟藩王之间,可是天生的死对头!
……
朱见淑这个在位仅仅一年的家伙,不知怎地,脑袋忽然抽筋了。
也许,是三代襄阳王朱见淑看中了诸葛草庐这个地方;
也许,是他想沾一沾才气;
也许,是襄阳王一系的政治不正确,让这个亲眼见到贤王爷爷一辈子被官场打压的家伙,产生了怨气。
朱见淑:mmp,你们推老子爷爷出来挡枪使,完事后又特么一个劲打压我们襄阳王一系,娘的,你们给老子玩阴的,老子就给你们来明的!
于是,朱见淑大手一挥——“诸葛草庐老子要了,你们都给老子腾地,老子要把坟墓修在诸葛草庐这里!”
这话——
文人们可以说,那叫啥啥,反正大把形容词。
文人占据人杰地灵的宝地,那不是政治正确么……
人家拥有政治的最高解释权……
但是,你一个当猪养的藩王……
艹,敢抢了我们的地?
妈的上,盘他!
……
然而——襄阳王这是亲王啊,别看护卫少,但是也是有兵的。
这时候大明才百十年呢,藩王还特么有大把的权力啊!
一方是刚刚走上顶峰,军权都还没揽了多少的文臣;
一方是开国定的规矩,就是要带兵打仗的藩王……
文士们吐血了:尼玛,干不过,干不过……
于是,第三代襄阳王别看在位就特么一年不到——
硬是毁了诸葛草庐!
迁走隆中书院!
将这一片划成了自己的墓穴!
文人圣地,又咋了?
老子是带兵的,有枪!
也许是新任襄阳王在占据这块地方的过程中,受尽了文人的喝骂。
于是,朱见淑大手一挥:“儿郎们,给老子砸!”
于是,历来隆中书院文化人儿,所立下的石刻、石碑,惨遭破坏。
……
未几,被爷爷熬干了一生的朱见淑,如愿以偿的走完了他那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躺进了诸葛草庐里。
朱见淑舒服了,文化人那可就不舒服了啊!
尼玛的,老子们好不容易抢占的千古宝地,抢占了诸葛亮留下来的草庐所在地,被你一个猪躺进去了,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