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最底层开始打!”
两个伙计合力抱起吊在房梁上的沉重撞木,对准了丁铁牛扶着的圆木楔子,远远的荡了开来,然后借着重力的作用,两人一路小跑,推着撞木,击打在圆木上。
(古法榨油,有南北两法,南方是人抡大锤法,工艺复杂,比较废人。
北方以及四川一带,则是吊锤法,借助房梁吊起撞锤,节省了人力。)
“哐!”
一声撞击声响起,粗大的原木,已经被击打进去了一大半。
最开始的这些木楔,很容易就能击打进去,因为这时候榨油机内,还有大量的空隙。
“哐!哐!哐!哐!”
……
一次次撞击,榨油机内已经完全没有了空隙。
两个徒弟汗流浃背,每一次撞击,只不过才能将木楔钉入少许的距离。
然而,伴随着木楔的增多,渐渐地,有了金黄的油珠,顺着榨油机四周的木头缝隙,滴在了下方巨大的陶盘上。
陶盘是倾斜的,最下方,有一个形似灰斗的出口。
一个铁桶,正摆在出口下方,接油呢!
“阿大,出油了!”
将凳子挪在还没翻炒的花生堆边的,准备挑拣泥块的丁洁,指着出油口,笑着说了一声。
三人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扭头一看,脸上顿时带上了笑容。
出油了!
“出油了!”
丁铁牛笑了起来。
“出油了!”
两个小徒弟,抹着脸上不停渗出的汗,咧嘴笑了。
“来加把劲,中午让你们师娘,炒一盘这花生油做的青菜,你们俩都打打牙祭!”
丁铁牛也毫不吝啬。
这时代的徒弟,那就是半个儿。
不但挑选徒弟要看人品,徒弟挑选师傅,也一样是要看人品的。
天地君亲师,这可是人伦大事啊!
丁家能够传承数代人,不但始终都把持着邓州城内的榨油事业,更是生意越做越大,在这周边的集市上都开了分号。
所依仗的就是这一份真心。
对待顾客要真,对待学徒,更是也要拿出了一份真心。
丁姑娘丢下手中挑选出来的一把泥巴蛋子,扭头就朝后院跑去:
“娘,我大让你中午炒了青菜,就用刚刚榨出来花生油。”
后院里,正在晾衣服的中年妇女笑着在围裙上擦擦手:
“中,那你将这些衣服搭一搭,我这就去做饭!”
俗话说饿不死的厨子。
这榨油的,也不缺油,寻常人家一年也难以吃了一斤油,而榨油匠,顿顿都不会少了油水。
不说炸油匠了,就算是谁家有了一个石磨,前来碾麦子打面的百姓,临走时都会留下一瓢黑面,一瓢麦麸。
得了别人的好,就要给了别人回报。
这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们,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用了别人的东西,甭管多少,总是要留下一些作为报酬的。
……
丁姑娘刚刚将衣服晾完,正要去给母亲搭把手,就感到一阵沉闷的闷雷,传入了耳畔。
“咦,打雷了?”
她扭头朝窗外一看,只见阳光铺满大地,哪里有半分想要下雨的样子哦!
“不像是雷声!”
丁夫人听着那越来越大的轰鸣,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墙壁上挂着的铲子,正在颤动呢?
而耳边的雷声不但持续不断,更是已经清晰可闻。
“这不是雷声!”
丁夫人脸色大变:
“快,快去关门!”
她脸色苍白,当年邓州城外被流贼肆虐的时候,也是这般声响。
丁姑娘瞪大了眼睛,难道……
“这是骑兵来了,快躲起来!”
丁夫人一手扯着还在发呆的女儿,将她朝门外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