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509章

第509章

……

朱由检目视前方黑夜,心中打定了主意,工业化,必须要出现在这个古老的大地上!

让这个受尽了苦难的民族,少几分折磨吧……

……

宋应星浑身一震。

脑海里想起了那一幕:

江南士人集社时,整个江南士绅闻风而动,每一场集社,豪绅们最少也要捐出了百万现银,用来筹办会场。

一个个“德高望重”、“不为金钱”所动的高官厚位、名僧大儒,无不济济一堂,为士子们的造势而铺垫。

甚至,更有大佬亲身说法,痛骂皇帝执政的错漏……

每一个大佬的呼吁,都能得到山崩海啸一般的回应!

一名名名动天下的艳妓,无不花枝招展,摆出了一副不爱金钱爱才子的操守。

这些的背后,却是如海一般流动的金银……

……

复社建立至今,不过短短十五年时间。

然而,单单万人以上士子参加的大型集会,就有四次!

至于千人参加的小型集会,更是高达二十余次。

至于各个地方的复社分支集会,更是多不胜数……

那一场场名动天下的集会,与会者无不人人高谈阔论,对皇帝极尽的贬低,对朝政极尽的讽刺……

复社的巨大威力,带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映象,无不记忆深刻!

几欲,瑟瑟发抖……

这样的场面,不说皇帝了!

甚至,就连宋应星这样的手艺人,都记忆深刻!

然而……

这一刻,全部消散无踪。

清谈人人都会。

至于是否眼高手低——不说用脚指头去想一想了,就算是用脚指甲想,也知道答案。

……

太祖皇帝定下了规矩,大明的朝政得失——老农可以议论、军户可以议论,贩夫走卒可以议论、市井小民可以议论……

唯独不能议论的——就是学子、士人!

清谈误国的道理,太祖这个乞儿出身的皇帝,都心知肚明啊!

然而,到了明末……

没有“砸碎了摊子,从头再来”勇气的崇祯皇帝,哪里敢动了他们……

《大明会典》卷七十八:”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果有一切军民利病之事、许当该有司、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当。惟生员不许。”

只可惜这句话,现在的历史网文作者,有几个知道的?

甚至还有可笑的——“大明不许百姓议论朝政”都出来了……

真不知道这是在给士人洗白,还是彼等自己宛若三岁稚子信口开河?

……

宋应星看着身侧皇帝那消瘦的脸颊,心中莫名的就是一痛:

国家如此不幸,上有奸臣,下有党羽。

皇帝这些年是如何渡过的啊!

……

朱由检站立了许久,直到月落星稀,满城烟火逐渐熄灭,唯有码头边的灯火,还在辉煌。

朱由检才叹息了一声:

“宋卿家,皇家科学院的选址,朕意定在淅川、邓州与均州之间的那一片高岗纵横处。”

“朕将都城定在山区,正是白手起家需要砖瓦甚多的时候。

朕意招募流民,取土烧砖制瓦。

京师需求砖瓦甚多,这样一来,单单取出了泥土的地方,就会奠定了护城河的基础。

届时,只消连通了丹江和汉江,便能做了城外的护城河。”

宋应星大赞:

“陛下所言甚是,先做好了规划,再来修建各色建筑,这才是最省力的法子。”

朱由检笑了笑:

“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的这片山区,位置尤为险要,朕的新都,便在这片山区。

在这片山区山脚下,朝着中原的方向,全是纵横的高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