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盖有王玺印记的越王诏书,便送到了南越境内。
在诏书中,越王胡志远先是来了一套“罪已诏”,忏悔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声称自己乃至于整个王室,都愧对南越子民,导致民不聊生、饥寒困苦。
随后便是他举国归顺大夏,要将南越并入大夏疆土的决定。
胡志远宣称在大夏的治理下,百姓们会比在南越胡家治下过得好,勒令各地官兵子民不得抵抗,并将此诏书传遍全国,静候大夏将士接手疆土。
这个消息经过一天一夜的传播后,在南越全境引起了巨大轰动。
南越上下官员人心惶惶,却也无可奈何——不得抵抗?说得跟我们还有一战之力似的!他娘的,现在要兵没兵、要粮没粮,我们怎么抵抗?
而百姓们的情绪则更为复杂,一方面是不必承受战事之苦、忧心家中劳动力被抓去当兵丧命、仅够糊口的存粮被强征为军粮,能够松一口气了。
但另一方面,他们虽听说并入大夏后过得更好,可这只是越王的一面之词,谁又知道是真是假?万一送走了胡志远这个祸害,却迎来了夏人更加暴虐残忍的统治呢?
“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看别人怎么做!”
这个朴素的道理,就连不识字的老百姓都明白。
在夏军入境接管疆土、表现出对于越人的态度之前,南越百姓还不能确定:是要安分守己地服从夏国治理,又或全境揭竿而起,和夏军血拼到底。
在谁的统治下,我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那我们就拥护谁!
——这就是广大平民百姓,最真实,也最质朴的心声。
这样简单纯粹的心声,林飞自然能懂,因此也并不担心镇压南越全境后,会发生什么乱子。
毕竟南越百姓过得真是太他妈惨了,乃至于让许多夏国将士都看不下去,痛骂南越统治阶级就是一帮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八蛋。
要想让他们过得比之前更好,对于林飞而言,着实太简单了。
这甚至都无需他做太多事,哪怕只将离谱的赋税砍回常态,都足以让南越百姓们欣喜若狂、歌功颂德了……
此时。
林飞带着一众将领,正在视察被沧澜国烧为焦土灰烬的良田。赵刚勇便送来南越各地官府的信件,皆是向他表示忠心,愿意归顺。
林飞对此并不意外,只问了句南越百姓的现状。
得知南越少说会有数万人挨不过这个寒冬,将要活活饿死,他内心也是感慨万千。
在稍作沉默后,他想到了前世学过的一首诗,有感而发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众将领莫不为之动容,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百姓的生活之艰,怎一个苦字了得!
也正是此时,他们才回想起来,林飞不仅是战场上备受将士爱戴的将军,更是大夏诗仙。
心有感触,便能作出这样一首好诗,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可是……
“将军不愧为大夏诗仙,此诗听来便让人感慨动容。可‘粟’之一字……当作何解?”赵刚勇果然是愣头青,硬是问出了别人不敢指摘的问题。
林飞怔住了,反问道:“你不知道粟米?”
“粟米?”众将面面相觑,显然都没听过这个词语。
林飞心头一跳,有了一个惊人的猜想。
卧槽,这个世界还没有粟米?!
粟米,也即是小米,由狗尾草培育驯化得来,乃是华夏历史上主要的粮食之一。
相较于大米,其有着无需水田便可种植的优势,在许多缺乏水资源的地方,也能大面积耕种,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稻谷脱壳后,就是白色的大米。粟谷脱壳后,就是黄色的小米……你们真没见过?”林飞忍不住问道。
什么东西?米还有黄色的?
众将一脸懵逼,面面相觑。
林飞却是笑了。
原来在没有粟米的基础上,只要不遇到干旱洪涝等天灾,大夏每年的粮食产量便已堪堪够用了。
那若是在许多不适宜种植水稻、产量低下的地区,都种上粟米呢?
“狗尾草你们认识吧?”林飞又问道。
众将皆是给出肯定的答复,这种野草在东南地区虽不那么常见,但其形如狗尾的特征倒是十分明显,一眼就能认出。
“回去之后告知全体将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