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半仙,似乎是想说什么,但又没说。
所谓监生,就是指国子监生员,说白了,就是国子监的学生。
说完苏璟便开始制作起了脚踏,这个部件不算难,因为苏璟没想过要做成镂空的,只要木板加一根弯曲的棍子连接就行了。
真正的贵人,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格调的。
苏璟淡淡道:“以弱胜强,以少打多,还有历史上各种在劣势条件下击败对手的案例,虽然看着很是振奋,有着主将无比的智慧。”
朱棣的脑子其实一点不笨,除了不爱读书。
苏璟摆摆手,对于这个刘半仙,倒也觉得有几分有趣。
现在和朱棣解释,那就更是手到擒来了。
“多谢苏公子。”
苏璟是没打过仗,不过商战倒是经历过不少。
苏璟笑道:“燕王今天想学啥,直接说吧,反正我今天剩下的时间估计都在这个院子里做木工了。”
刘半仙是想跟着苏璟寻富贵,但他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类型。
难道苏先生是真的没什么好教的?
紫禁城,奉天殿内。
二十文!
刘半仙那是眼前一亮,当即就接了过来:“苏老板真是大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现在这会找到苏璟的住址,那日后再找也就方便了。
“军队或许会好上一些,但也差不多,如果非要我给个建议的话,那就是在还没有彻底被饥饿打垮丧失战斗力之前,背水一战。”
“但若想百战百胜,永远都是以正合,奇谋可用,却非正道。”
这一路,还是出了不少汗。
“梦里?”
没错!
朱棣看着苏璟说道:“那先生何以说百年之后,战争依旧是这样呢?”
“先生,你昨日同学生说过这大军粮草的保障,学生在想,粮草之重要,无可比拟,若是陷入无粮之境地,又该如何保证军队的稳定呢?”
“啥意思?我怎么没明白。”
一个能算木头的半仙,应该还是有点本事的。
当然了,刘半仙并没有因此有任何的轻视苏璟。
刘半仙停下脚步,问道:“苏公子还有什么事吗?”
不过他不傻,知道这监生的名额,很可能并不会落在自己想给的读书人手里。
朱棣也学着苏璟的做法,简单的洗了把脸,而刘半仙瘫坐在院子内的石凳上,根本不想动。
无需齿盘和链条传动,直接在轮子上踏踏板,幼儿园的小学生最常用的自行车便是如此。
这倒也不算是骗人,毕竟千年之后,那在苏璟上辈子算都是几百年后的未来之事了。
刘半仙立刻打了个哈哈,没再多说什么了。
“那还是算了吧,既然快到了,那就不用麻烦了。”
朱棣说道:“我以为苏先生对于算命这等事,应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朱棣又问道。
这是苏璟的实话,他是真的很想知道,这刘半仙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与他想象的高门大院还是有些区别的,院子虽然不小,但看起来很简单。
“燕王,与其想要怎么在断粮绝境下保持稳定,战力不减,不如早早做足准备,正面击溃对手。”
苏璟摇头。
“原来如此,苏先生真乃奇人!”
这是老朱规定的,凡天下府州县各学,每年贡举一名到国子监学习。
在商业领域,想要赢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钱多。
宋濂躬身低头道。
然后,苏璟便有了另外的一个方案,就是幼儿自行车的方案。
刘半仙是个懂事的人,立马起身道:“既然已经知道苏公子的住处,那我就不打扰了,先走了。”
资本厚度,永远是决定胜利的首要条件。
“文章?”
朱元璋眉头一蹙道:“光是文章可不够,治理天下可不是靠文章就行了。”
宋濂躬身道:“老臣明白,入监也只是开始,到了秋闱之时,大明的栋梁自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