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分粮大会,拉开了序幕了。
所有村民忙碌了一年就为了等这一刻。
众人情绪高涨,早早的带着自家的工具,来到了晒谷坪,向进步、赵康平、张念初等人也早早的布好了现场。
场子前面依次放着稻子、小麦、红薯、玉米主要粮食,后面堆放着萝卜、土豆,紧接着还有玉米杆、稻草堆之类的燃烧物。
张念初早已准备就绪,她坐在小桌前,面前放置着一个算盘,还有一个看不清里面的陶瓷罐子,罐子装的是红字纸条,上面记载着每家户主姓名和分配数字。
分配的顺序由张念初随机从罐子里面摸出来,以示公正。
司磅员由郑海燕担任,她每过一幅秤,张念初就在算盘上减一次数,最后一幅定量的余数是由张念初喊出来的。
一份完成后,将纸签交给别人夹在玉米杆上,像个小旗子似的插立在粮食堆上或者稻草堆上,再由各户去认领。
这个时候即使平日里再聒噪的人,此时也都安静的翘首以待。生怕听错或者听漏了自家名字。
等大家各自领到了自家粮食后,再派一个家庭成员出来,到张念初这边登记表上签字。
这个主意还是张念初想出来的,之前就出现过,当时没有问题的村民回家后,又跑去村委会闹,说粮食分少了。今年张念初怕再出现这种情况,每家每户领到粮食后,当面确认,然后再到她那里签字,说明没有任何疑问了。会写的就写名字,不会写就按手印。
有问题当场解决。
张念初面带微笑的指引着村民们签字。
“这里签字,对,不能写上面,那是别人的位置。”张念初一遍一遍的解释着。
“这么麻烦,往年都没有啊。”
“也是对你们负责任。”
“我老婆子不会写,你帮我签吧。”
“我不能代签,你不会写,可以按手印。”
......
张念初的嗓子都快冒烟了,不停地咽着口水。
直到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来了,张念初还没开口,沈晏清就直接低头在自己名字后面写下了三个字,然后直接走了,什么表情都没有。
好吧,大佬就是高冷!张念初看着“沈晏清”那三个字字迹飘逸,每笔结束后自带笔锋,在一堆歪歪扭扭的名字里显得格外突出。
张念初对他现在真是充满好奇,就是这阵子太忙了,也找不到机会接触。
等所有村民领完粮食签字确认后,轮到了新来的10名知青。
他们很特殊,前期并没有参与上工,这一来就要分粮食。
这事队里也很无奈,但也要支持国家政策,也不敢怠慢了他们,只能每人限量赊粮食。
队里每年除了分给村民以外的粮食,还会有计划的留点,明年开春的时候从中挑选种子。今年知青们赊的粮食就是从这些里面出的。
既然是赊,就要打欠条,知青们围着张念初的小桌子旁,弓着腰打着借条。
知青们学历都不低,张念初给了他们一个模板,也就省事了。
秦明、钟卫国等人很快写完了,在一旁等着。
钟卫国仔细的打量着张念初,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乡下分粮食的场面,也见到了张念初的工作样子,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他追求张念初,以后自己不管是工分还是粮食不就由她说的算了吗,一个会计在这上面动动手脚应该不难吧。
“你不是叫李兰红吗,什么时候改名叫江金凤的,再说你这个重量也不对?”张念初拿着李兰红漏洞百出的欠条。
“哦,是这样的,江金凤今天身体不舒服,她的粮食由我帮她领,我想着两人都是住一起的,就写了一张欠条。”
“但是你重量写了两个人的,本人签字的地方又写了江金凤,你这个欠条就相当于江金凤多帮你领了一份,到时候还的时候还是江金凤,这是不合规的。”
张念初不知道李兰红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的,如果是耍心眼那只能说太蠢了,那个江金凤的知青也可怜,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被张念初直接点破,李兰红面上有些挂不住,还想着再辩解。旁边的其他人也都不是傻子,有的人还发出低低地笑声。
"你自己再写一份吧。”站在一旁的钟卫国插话了。
看到钟卫国发话了,李兰红脸色涨得通红,她原本想江金凤反正什么都听她的,写在一张纸上,都写她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