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事也就算了结束了,小张,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向进步说完,直接出去了。
赵康平和张念初也跟在向进步后面离开了。
郑海燕这次真的太佩服张念初了,不禁咂吧着嘴巴。她第一次看到潘芝花这么吃瘪的模样,过瘾!
既然戏已经看完了,她更不会在潘芝花这里久留。
潘芝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在其他人离开后,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她真的被刚才向进步的话吓到了,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张念初这个人,她一时半会也不敢招惹了。
......
“小张啊,请坐。你啊,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何必和潘芝花计较那么多。我知道她这个人心眼不大,格局小。哎.......也快到了退休年纪了,你平时少和她接触,我们心里有数的。”
“我知道了,向主任。”
“好了,这事也就翻过篇了,我不再说了。这次叫你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找你商量商量。上周我去县里开会,我听到了邻镇生产队在做卫生香。正好现在农闲,把大伙儿聚集起来,做点手工活,挣点盐钱应该没问题,我的想法是:他们既然可以组织起来,我们也可以。刚才和赵队长商量半天,也没想到我们这边能生产个什么出来?你年轻脑子灵活,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法?”
“办工厂,这个现在允许的吗?”张念初一惊,这个年代不是最反感做生意吗?
“私人办不行,我们以生产队的名义属于公家是行的通的,不然你以为他们怎么那么大的胆子?”向进步解释道。
现在的政策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于是有人就在“全面发展”上面动了脑筋,农忙的时候不做,到了冬天没事干的时候召集村民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
现在家家困难,不想点出路,光靠地里刨食,已经不行了。
既然向进步和赵康平都觉得这事可行,张念初也不再有疑问。
这个时代肯定不可能办什么机械化工厂,考虑的肯定是手工活。
如果要办手工活的工厂,一定要有当地的特色,别的地方不好搞的,就比如做卫生香的是因为那个镇的有一种特殊香味的树,它的树皮就是做卫生香的天然材料。
张念初凝眉思索了片刻,突然想到自己早上出门看到了那一片竹林。
有了一个想法浮现在张念初的脑海里,她开口问道:“我看我们村里竹林比较多,会编织的人多吗?”
“这个多,基本上家里稍微年长的个个都会。”赵康平在一旁答道。
听到这话,张念初宛然一笑。
“我们生产队竹子多,就搞竹子编织各种农具,后面还可以编织一些工艺品。比如花瓶、笔筒等。这些价格应该比农具要贵不少。”
“这个行能行得通吗?竹子在我们这里满山遍野的不值钱,农具啥的家家户户都会编,能卖给谁呀?”赵康平黝黑的面庞满是不赞同。
“当然不是自产自销,人家那个卫生香也不是卖给自家人啊。我们做这个事一定要有当地特色,主要是成本小。首先我们这边地理位置四面环山,满山竹林,原材料有现成的,再者我们这边会编竹子工艺的人多,不需要再花钱培训,人工成本又没了。反正我们先可以试试,不行的话也没有多大损失。”
向进步和赵康平听完张念初的话,连连点头。
“那我们是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准备了,直接交代下去就行了?”向进步一脸的欣喜。
“那不行。向主任您也说以生产队的名义去办。那就应该有这个形式,工厂肯定要有厂房,前期一点不投入肯定不行。既然是做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问题。我们不能光做不卖,这事还要去县城去跑业务。不仅如此,办厂费用、人员如何分工以及不同工种工资、后期如果有净利润后再怎么给村民分成问题,以及售后等都需要安排人去管理。”
听着张念初理出一系列的问题,向进步和赵康平感觉头都大了,怎么办工厂这么复杂?
不过经过这事,向进步更是对张念初刮目相看,本来就是因为没有头绪,想着参考一下张念初的意见,没想到她直接给出了一个方案,还能一举三反。只不过这个丫头从哪儿来的这么多想法?
“向主任,赵队长,我可以回去大概核算一下这个工厂办下来需要多少成本,以及整体运转流程。”
这个事对于张念初来说,应该不难。毕竟以前她也是负责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