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
自从西周时期就确定了婚礼中“六仪”制度,古代皇帝皇帝在迎娶皇后的时候,也就是大婚之时,基本上都是遵循这个套路。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这是民间结婚的“六仪”。
皇帝乃天子,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卺(jin,三声)。
祭告天地,天子在婚礼之前,必须祭告天地,祈求平安降福。
临轩命使,一般都是吏部尚书等官员担任,设置正使和副使,可以理解为后世的司仪,主持人。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这些就好理解了。
告庙礼,就是把皇帝成婚的日期,大婚之事,祭祀宗庙、告诉祖宗。
册后,这一项就格外重要了,赐皇后典册和金印。
命使奉迎,皇后入宫的仪式,正副使在前,其后是皇后的仪驾。迎接皇后的文武百官,站立于大门外,文官在东,武官在西。这一项可以说相当的繁琐。
同牢与合卺,同牢礼源于汉代,一个牢房坐牢的同吃一锅饭。
同牢就是皇帝和皇后一起吃饭,吃完饭就是一家人了。
吃饭期间,皇帝和皇后要举行合卺礼,就是把葫芦切成两半,装上酒,各饮酒一卺。
当然,皇家用的是玉合卺杯,肯定不是寒酸的两半葫芦。
合卺礼,也是后世婚宴上新婚夫妻交杯酒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