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332章 昆仑关大战

第332章 昆仑关大战

一趟昆仑关,邕州城由大帅亲自坐镇。即便事不可为,大帅也可领着兵马朝鄯阐城方向撤退。”察不花道。

“鄯阐”就是后世的昆明,唐朝代宗皇帝李豫(肃宗李亨长子,唐玄宗李隆基孙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国在此筑拓东城,这是后世昆明筑城的起始。

到了大理国时期,拓东城改名鄯阐城。

景炎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式设置云南行省,并且置昆明县,为中庆路治地,后来又把整个云南行省的治所迁到此地。

“昆明”作为城市名称正式登场。

“不必再争了,此战关系重大,本帅岂能坐镇中军。若本帅亲往必能鼓舞三军士气,说不定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局。”老帅阔阔毫无惧色,挥挥手拒绝了察不花的好意。

“唉,既然大帅心意已决,那就把邕州精锐都带上吧。时间急迫,属下这就下去布置,也可为大帅多争取一些时间。”大战在即,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宋军,脸色颇为难看的察不花道。

“有劳了。”临别之际,阔阔对于自己的这位老伙计还是表达了一丝谢意。

““大帅,多保重。”察不花言罢,步履沉稳地离开府衙,向着城外而去。

清晨,昆仑关微风习习,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凉意。

阔阔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登高望远,了望关口下不远处的宋军营地。

这位元军老帅身材魁梧,有勇有谋,善于打恶仗,是蒙元军中铁拳一般的存在。

更难能可贵的是,阔阔是蒙古人中少有的治军严格,赏罚分明的统帅。

其本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可以说在军中威望颇高。

此时,宋军大营中正在准备早饭,袅袅炊烟,烟雾缭绕。

主攻昆仑关的陈淑桢、陈寿三、郑先锋等人正在大帐之中讨论如何攻打昆仑关。

“昆仑关地势险要,关墙长二十丈,厚更是达到了五丈,卑职昨日抵近观察,关墙上有箭楼,甚至还有十余门火炮。此关左右共五个关门,如山洞一般,并且狭窄异常。即便是我军攻破关门,大军也根本无法快速进入。如果蒙元将关门以碎石堵塞,想要进入关口绝非易事。”陈寿三一脸凝重地说道。

“先锋,你的意思是?”陈淑桢问道。

“卑职有有上下两策。上策设计把阔阔老贼引出来,发挥我军野战优势,大量杀伤伪元有生力量。这下策便是攻城,以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想要轰塌关墙极为困难,到时候恐怕只能靠攀爬城头了。”郑先锋道。

昆仑关依山体而建,极其坚固,绝非一般小县城那种砖墙可以相比的,爬关墙意味着宋军必然遭受惨重的损失。

“引蛇出洞谈何容易,阔阔老贼征战多年,可不会轻易放弃优势所在。”陈淑桢道。

阔阔可不是侬智高这种泥腿子可以相提并论的。想把打了一辈子仗的阔阔引到开阔地带,也要看看阔阔同意不同意。

对于有人提出的前后夹击昆仑关的方法则被陈淑桢当场训斥。

按照这种方法,必须先攻克邕州才能实现,这样做了就意味着按兵不动。

“官家幼年时期便不惧危险,立于两军阵前。如今,官家大婚不久再次御驾亲征,倘若我等按兵不动,如何对得起官家的重托。谁要是怕死,给本将趁早回去,不要辱没了我军的威名。”

随着陈淑桢的决然,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也是西南军团,甚至是整个北伐军中的第一场恶仗。

“传本将军令,首战即决战!一战让元贼彻底胆寒!此战,闻鼓不进者,皆斩!本将退,寿三你斩本将!寿三退,先锋斩寿三!”陈淑桢大声下令道。

军令下达到每一名宋军士卒,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或许这一战过后,许多同胞都要化为忠骨埋葬在这青山绿水之中。

吃过早饭的宋军开始集结,一万多名宋军,在陈淑桢的将旗指引下,组成数个巨大的方阵,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关口缓步前行。

“报大帅,宋军来了!”

昆仑关上预警声骤响。

“果然是精锐,来的正好,本帅还未曾和南朝小皇帝交过手,今日便领教一番。”阔阔道。

看着眼前滚滚而来的宋军,即便是久经沙场的阔阔竟然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