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万众瞩目,羡慕的不得了。
大刀、长枪等冷兵器,从人人向往的“神兵利器”,渐变为军中砍柴之工具。
从当初的宝贝变成现在白送都没人要,就如同三十年前,当年老贵老贵的某某机一样……
不管是刀盾兵还是长枪兵也有高光时刻,遇见被炸伤的元军直接过去一下就能解决了。
没有不适合做事的人,如果有,说明没有放对位置。把收割脑袋的活交给刀盾兵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活儿听着容易,其实也是相当辛苦的,敌人的旗帜、器械、兵器以及甲胄等等物资都要收缴起来。
好一点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发一笔小财。
新附军都是穷鬼,没什么油水。色目人和鞑子才是真有钱人,随身佩戴不少金银首饰,甚至还有宝石。
对于太贵重的物件这些打扫战场的宋军士兵自然不敢私吞,可对于一些小钱上官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就算看见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这也算是朝廷给予使用此类冷兵器的士卒们的一点小优待,否则的话,恐怕无人愿意担任这些兵种了。
扛着枪,扛着“火箭筒”不香么?说不定哪次运气好率先登城,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赵昺要想维持住冷兵器兵种的比例,只能给人家一点甜头。
……
阔阔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看到宋军停止追击之后,一边继续向邕州方向撤退,一边不忘下令四处收拢败军。
经过一番收拢,再次聚拢起来的残兵败将倒也不少。
灰头土脸的阔阔看了看身边聚起来的总共不足五千名败军,再想到在北方遥远的草原上陷入苦战的大汗,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大帅,宋军攻势如此凌厉,再这样下去整个江南之地恐怕不保。不如我等向大汗皇帝求援吧。”阿里哈问道。
“唉,哪里有什么援兵,如今草原上的形势你又不是不知道。狗日的拔都又开始闹腾了,据说领兵三十万图谋攻打上都,大汗的兵力是也捉襟见肘。”阔阔心灰意冷地说着。
“大帅,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放任南朝一座城一座城的攻打吧。”阿里哈叹气道。
“走吧,先回邕州,让儿郎们喘口气再说。”阔阔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长叹一声道。
和灰心丧气的元军形成鲜明对比,此时,万余名宋军正兴高采烈地排着队领赏钱。
放赏不过夜,这是宋军的传统。之所以这么快,说白了,在宋末元初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
什么中兴大宋,恢复中原和这些普普通通的小兵们有毛线的关系。
这是你赵昺和朝廷的事情,凭什么让人家大头兵们去送死。
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毫不夸张的讲,若不是蒙元残暴,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挂,包括陈吊眼在内,以及其他义军首领绝对不会举义军反抗鞑子。
新附军为啥投降了鞑子之后,战斗力上涨,很简单,可以随便劫掠。
赵昺是绝对不允许屠城的,别说屠城了,扰民都不行,谁犯纪律砍谁的脑袋。
既然赵昺要约束好兵马,就一定不能吝惜,否则历史将重现,北伐大业必将功亏一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他人之手。”
发赏钱这种关系重大的事情都是由随军的锦衣卫和监军太监们双方共同监管。
两个系统,加上军队的将领,三方在场,众目睽睽之下没人敢上下其手弄虚作假。
人很多,发钱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随着赏钱的发放,领到钱的宋军将士们笑逐颜开,欢天喜地。
宋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
随着宋军北伐的开始,遥远的北方大地,蒙古高原上突然暗流涌动,战争的阴云四起。
孛儿只斤·海都(1234年—1301年),窝阔台第五子合失的儿子。此人,也是窝阔台系少有的能征惯战者。
随着贵由的死以及蒙哥的篡权,无处可去的海都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其父亲窝阔台的封地,也就是叶密立一带。
蒙哥死后,海都最初的选择是支持阿里不哥。
当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失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