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他们坐到桌子上,大头端过来几碗粥和两盘子菜,红烧鸡和红烧兔肉,愣子一直跟着徐林,现在坐在旁边一桌喝着粥
这都是给徐林的,三碗稀粥是几位大爷的,另一碗稠一点的是徐林的,这碗里面基本都是红薯块和米饭。
大人们看了一眼就继续喝粥,小孩子们则看着两盘肉流口水。
徐林看了看几位大爷,都在喝着自己的粥,又看了看大人和孩子们,心揪了一下。
“狗蛋,过来”徐林站起来喊了喊正在喝粥的狗蛋
“什么事,哥”吃了江米条的他直接喊起了哥,徐林也没说他。
“你帮我把这两盆肉和红薯分分,让孩子们都尝尝味道”徐林留了块红薯把东西交给狗蛋。
狗蛋看了看几位大爷,发现大爷没反对就喊着孩子们来分菜,大人们则笑呵呵的喝着自己碗里的粥。
徐林自己去打了碗稀粥回来跟着几位大爷喝着粥,一边掰着红薯喂小熊,三位大爷看着他笑呵呵的。
“哥,分完了”狗蛋回来对徐林说道,徐林拍了拍狗蛋肩膀让他回去继续吃饭,自己则想着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起码让孩子们过得好点。
“一大爷,你看有没有地方让我休息几天的,地方大点的不然几个大家伙不好安置”快喝完粥了徐林问道。
“地方多,但是大的很少,我想想”能装下几只猛兽的地方真不多
“哥真有个地方合适,愣子家可以”旁边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文书林保国提了一句
“哎,对啊,小徐,愣子家真合适,走,现在跟我们去看看”林爱国当即放下饭碗招呼徐林一起,徐林赶忙站起来跟上,一直跟着徐林的愣子正好跟上,路过院子让几兽跟上。
看到徐林带着几兽离开,小孩子们也想跟着被父母们按着继续吃饭。
这休息好了也吃饱了徐林有精力观察下村里的情况,出来的祠堂位于村子的正中心,祠堂门口还是那两个病殃殃的榆树,枝叶都枯的差不多了。
榆树下面摆着一个大钟,旁边挂着个木梆子,应该是村里通知村民用的,整个村庄的房子就围绕着祠堂四散而建,徐林还注意到角落有一口井,只是被东西盖住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水。
祠堂在村中间,整个村子从东南方向开始到西北方向结束,两边住户很少,从两边到村中间住户逐渐增多,整个村子是个不规则的椭圆形。
徐林刚开始来的时候就是从东南方向进来,现在吃完饭从村中心出发向着村尾也就是西北方向走,刚走一会徐林就看到了一片竹林。
“一大爷,这竹林不错啊”徐林远远的望着感慨道,这在后世很难看到这么一大片竹林。
“哎,这片竹林还是愣子他爷那一辈栽的,后面他爸妈也打理着,现在也没人管了,他们家就建在竹林旁边”二大爷林卫国对徐林说道,旁边一大爷和三大爷也点点头
“这么一大片竹林现在没人管?”徐林好奇道,这竹子可是好东西,竹笋他那超市卖28一斤,竹材制品就算不是手工的在后世也受欢迎,竹叶和竹根还有医用价值。
“现在吃饭都成问题谁还有精力管这玩意,竹笋我们知道能吃,但是没有油那东西还不如吃树叶”二大爷说道
徐林一听也是,竹笋这东西要么有油要么有调料,啥也没有吃一两次还行,吃多了真下不去口。
几人说着就到了地方,这一路走来别家的房子基本也就两三间土房然后用点篱笆围个小院子,但是这个院子可大多了。
这是一个椭圆形的院子,村里其他的院子基本都是泥土混合草、树叶堆成的篱笆院子,这个院子全是细竹子、竹条、竹片做的,精致的很,只是可能长时间没人打理的原因,竹围栏上全是泥土、灰尘。
院子门也是竹子编制的,众人来到门口,愣子看到到家了先一步打开竹门走了进去,走进院子徐林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口井,不能说井,应该是井上方的小亭子。
井没什么特别的,井上方的亭子是个竹亭,这是个遮阳竹亭。竹亭呈圆形,由几十根很粗大的竹子支撑,竹亭的顶篷呈坡面,可以有效地遮挡阳光和雨水。
竹亭很大,下方不止有个井还有个石桌,石桌四周四个石凳围成一圈,这个地方愣子应该经常擦拭,木制井盖、石桌、石凳上面一点灰尘都没有。
徐林围着竹亭转了一圈越看越喜欢,站在亭子下面看了看几间房屋,从外面看跟村里其他的土屋没什么却别,都是土墙,屋顶一样的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