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宋廷现在对这些军头其实是无可奈何的。
明知道某些军头不敢打仗只想着保存实力,但由于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太弱,甚至连撤换主将都做不到。
也不仅仅是刘光世,就算是岳家军也是自成体系。
没错,岳飞也是一个军头。
张宪、王贵、徐庆这几个岳家军副帅、大将,要么是岳飞发小,要么是跟随岳飞一路杀出来的。
岳家军的根基,就是当年马家渡失败之后南下的那几千人。
这几千人打输了马家渡,见识到了宋廷的无能,有几个会把赵构这个皇帝当回事的?
岳家军和其他几支军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将。
岳飞是真的心怀家国大义,真的忠诚于大宋皇帝,发自内心地把赵构的旨意奉若圭臬。
现在大宋的局势其实和中后期大唐比较类似,不过恶劣程度比大唐好很多。
中后期的大唐皇帝是“令不出关中”,甚至被宦官架空到“令不出皇宫”。
赵构现在还是能牢牢控制住地方,以后勤补给和民族大义这双重筹码来让军头们听话的。
但今后呢?
赵构想到这里,脑海之中也是涌现出了一阵强烈的不安。
他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菜鸟皇帝了。
虽然现在的赵构依旧很菜,但他内心之中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想要让自己好好的享受,打胜仗是必须的,不能被人架空也是必须的。
该想想办法才行啊……
赵鼎和张浚两个都是主战派,他们想要打赢战争就得依靠这些军头。
这就注定了赵鼎、张浚两人或许会斥责军头,但肯定不会同意采取削弱军头的政策。
或许,是时候试着换一换宰相了?
赵构目光在赵鼎和张浚两人身上扫来扫去,脑子里各种想法。
突然他灵光一闪。
对了,前段时间张浚不是还推荐了一次秦桧吗?
……
赵鼎并不知道赵构的想法,此刻他还在和张浚争论。
“整个大宋,吴玠和韩世忠只能守,唯有岳飞是能在野战之中击败金军的。”
“现在刘光世他们跑得这么快,你真以为他们能打胜仗?”
“必须要岳飞来援,才能保证陛下的安全!”
听到这里,赵构身体一颤。
对啊,之前怎么能忘了这件事情呢?
朕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赵构立刻开口道:
“赵鼎爱卿所言极是,还得调岳飞尽快来援!”
【贪生怕死的赵构,最终选择支持赵鼎,继续调遣岳飞东进。】
【在路上,岳飞因为连日赶路导致眼疾越发严重,赵构还特地派出御医去给岳飞医治。】
【然而,当岳家军主力即将抵达淮西时,新的战报传来。】
【在右相张浚的监督下,刘光世、杨沂中、张浚三路兵马会合并先后取胜,在正面战场上成功地挫败了伪齐这一次的攻势。】
“什么,不要岳飞也能打退伪齐军?”
“什么,岳飞已经抵达淮西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赵构和赵鼎这对君臣面面相觑。
所以,之前两人疯狂下诏书催促岳飞前来支援两淮战场,到底有啥意义?
事实证明,右相张浚的主张是对的。
如果岳飞在这种时候不是撤兵东进,而是选择继续在北方攻城掠地。
那么现在大宋要么已经收复了关中,要么就是直扑汴京。
岳飞这支最为锋锐的大宋之矛,却因为赵构和赵鼎这对君臣的失策,白白地在路上奔波了一个多月,却毫无所获。
最尴尬的是,由于此事完全是赵构和赵鼎两人极力主张的,所以现在两人就算是想要甩锅,都找不到人来背锅!
过了好一会,赵鼎才颇为尴尬地开口笑道:
“陛下诏书一下,三军用命击退敌军,岳飞更是奔波千里来援。”
“足见各地将军对朝廷非常尊重,凡陛下所命,不敢不从。”
赵构怔了一下,故意哈哈大笑,装出一副非常满意的样子。
“爱卿所言极是,刘麟败北,朕不足喜。而诸将知尊朝廷,朕心甚悦!”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
只是这笑声中并没有什么喜悦,只是一种对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