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异人百戏?
所谓异人百戏其实是两样东西。
异人即身具特异功能之人,有人头蛇身女,口能喷火人,还有善行法术的异士,百戏即胡舞、障眼法、男变女这些。
大业年间,两都地区冒出来不少幻师,这一切背后的推力无疑来自于大隋王朝最高统治者杨广。
杨广酷爱西域戏法,他将这些幻师奉若神人,大业二年甚至拜蕃僧济阇梨为帝师,可以说是西域幻法的忠实拥趸。
因为有皇帝做“表率”,所以上至王侯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极度热衷于幻戏表演,短短几年时间,专门表演幻法的戏肆就遍地开花了。
卫已之所以将疑点锁定在异人百戏上,并非全然凭感觉,而是建立在缜密推理之上的。
凶手如果想要挟持卫元,就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从十五日白天卫元的行程来看,只有异人百戏符合要求。
首先,氛围。
在观看戏法时,人的精神状态相对放松,很容易出其不意地下手。
其次,人多。
看客们熙熙攘攘,别说少了一个人,便是少了五六个也很难被发现,而且,这种环境也便于凶手们隐藏。
最后,嘈杂。
人声鼎沸时即便有呼救声也会被掩盖住。
这三点虽然可以支撑住卫已的猜测,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作为王朝司隶大员,受邀前去观看异人百戏,应该被安排在尊位,大概是前排中间的雅座。
此外,他身边还有张、杨二人保护。
即便环境嘈杂,在这种情况下想将卫元挟持走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凶手们需要找到一个契机,或者制造一个契机。
卫已现在就是要从更为具体的供词当中,勾检出对手的“契机”。
于是卫已让张护、杨洪二人仔细回忆异人百戏时的场景。
杨洪说:“当时大人坐在观众席前排正中位置,火留买派了两名侍女给大人奉瓜果,我跟张护就守在大人左右。”
“观看百戏期间,族兄是否离开过你们的视线呢?”
这是卫已关注的重点,现在必须要从细节中勾检线索,因为对手太狡猾了。
“应该没有吧。”
杨洪的回答不是很肯定,毕竟此案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记忆模糊也是正常现象。
“我要肯定的回答,请仔细回忆一下。”卫已强调。
这时大眼睛的张护眨巴着双眼道:“回使君,我记得好像有。”
“说来。”
“卫司隶曾上台配合过入壶舞的表演。”张护似乎找到了记忆的路径,“不错,卫司隶在配合法师表演时曾消失过片刻。”
“消失!”李和、裴正二人异口同声道。
卫已握紧了手炉,呼吸也不禁小心翼翼起来。
(果然有猫腻。)
“仔细说说当时的情况。”
“我记得当时舞台上来了一个大胡子西域法师,名叫……”张护拧着眉头,眼睛皱成了三角形。
“朝浮生!”杨洪大声道,“幻师朝浮生,火留买彩戏团里资格最老的幻师,没错了,朝浮生声称懂得变幻奇法,要给大家表演一场名叫入壶舞的幻戏。”
接着杨洪将入壶舞的表演展开细说。
所谓的入壶舞其实是一种遁术。
幻师先在舞台上置两只窄口坛子,表演前会将坛口朝向观众,让观众看清楚两只坛子内没有任何机关。
接着舞台上来了一个瘦长的西域小伙子,根据朝浮生的指令小伙子头朝下从钻入右边的坛子,由于坛子不足一人高,所以小伙子的双脚露在坛外。
接着朝浮生挥舞着手杖,口诵西域魔咒,用手杖轻轻地敲了敲左边的坛子。
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但见左边的坛子中竟钻出一个人来,这人正恰是方才钻进右边坛子的小伙子。
表演者双手扶着坛口,用力挣扎着想从坛子中爬出来,但无奈他的双脚还留在右边的坛子中。
于是乎右边坛子是小伙子的下半身,左边坛子则是他的上半身。
这一神奇的表演惹得全场看客大声称彩。
“我在洛阳看过不少戏法,但大多都是袖里藏鸟之类的小戏法,如这般神奇的还是头一回见,难不成那人真的分作了两半?”杨洪说到此处,不禁提出了疑问。
“这是一种障眼法。”卫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