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诸卿有分歧,那便先放一放,容后再议。.零*点′看?书` `首/发~”李元见吵的差不多了,开口说话,打断了进程。
内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无休止的内耗无法接受,非要斗个你死我活,那就换人。
李元有自己的想法,不接受被内阁牵着鼻子走。
“奥斯曼使团之事,先接触一下,慢慢谈,了解一下对方的最终诉求,再做定义。”
有限度的表达一下不满之后,李元起身起来。
林如海也感受到了李元的不耐烦,小心翼翼的起身恭送。
回到内阁的林如海把李清和方颂叫进办公室道:“二位如要继续斗,请不要当着陛下的面斗!”
方颂嘴上不说,心里非常的不满,当年一起为先帝冲分陷阵,如今你当了首辅,开始收拾战友了。
李清则笑了笑,心里暗暗鄙夷,若非你明里暗里的暗示,我能觊觎副都御使?
两人被林如海敲打,心里不服气也只能先忍着,抱手之后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清追上方颂:“聊聊?”
方颂回头似笑非笑:“算了!瞎子吃饺子的事情。”
尽管知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方颂骨子里还是看不上李清,他手里还有底牌,不担心被排挤出内阁。
李清笑着点点头,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下后不禁暗暗后悔,不该利欲熏心,上了狗贼林如海的当。
工作还是要做的,该内阁在承辉帝时期延续的惯性很强大,基本还是个办事的内阁。
李清这边给鸿胪寺打招呼,让那边先接触,先谈谈,看看要求和底线。
说到鸿胪寺,李清也很头疼,这部门现在不归礼部管,他李清也只是个分管,这衙门背后有贾琏的存在,李清说话不好使。
当面可以说好好,事情给你拖着,或者制造麻烦搞破坏,这都是常用套路了。
果然派去传话的人回来汇报,鸿胪寺那边最近工作挺多的,理由也很充分,新君登基,各国纷纷来贺,都是友邦不好怠慢,还有先来后到的原因,总之奥斯曼使团的事情暂时顾不上。
李清想了想去找林如海,如实转达了鸿胪寺的“困难”后,主动道:“我看陛下很上心,不如从礼部派员出面负责此事。\w.a!n-b?e¨n..,i,n!f¢o^”
林如海沉默不语,久久的看着李清,看的李清头皮发麻了,林如海才道:“再议吧!”
李清无奈的只能退出来,门关上的瞬间,听到里面茶杯落地的声音,顿时一脸的苦涩。
贾琏离开京城之前,因为翁婿关系紧张,甚至都没有去打个招呼辞行一下。李清找林如海谈鸿胪寺的工作,林如海当然有理由怀疑,这狗东西是在挑拨翁婿关系。你个分管阁臣不去说,你跟我废什么话?
实际上李清还真没这个意思,就是来打个招呼。作为分管阁老,李清确实有权利,这不是架不住林如海是首辅么?谁不知道鸿胪寺因为贾琏主张的新外交政策才彻底脱离礼部的下级单位呢?
总之李清有点里外不是人了!
远在广州的贾琏可不知道京城的破事,更不会知道他暂时离开京城,内阁却斗的更厉害了。
王家这边总算是回消息了,还是王平亲自来一趟,带回来王义的亲笔信。
这信里自然是先叙亲情,然后才是解释安南如何困难,当初与沙逊合作的关系,有的事情情面上抹不开,这不是刻意的。
解释之后也没给个明确的处理方案,只是再三强调困难,什么海岸线漫长,水师能力不足,难以全面禁止之类的话。
当着王平的面,贾琏把信看完之后,默默的点上烧掉,丢进洗毛笔的盆里,不紧不慢的倒上水。
做完这一切后,贾琏才道:“行,我知道了!你回去了!”
如此平静让王平有点害怕,小心的问:“您不给个回信?”
贾琏淡淡道:“不必了!”说着端起茶杯:“喝茶!”
王义当时有点不忿,出来时看见不少官员在排队等着见贾琏,其中不乏数个知府,心里才默默的收起那点不忿。
贾琏让柱子出去宣布,今日不见客了,大家都回去吧。
转头就给巡抚和布政使给叫来了,三人开个小会之后,新军第三镇一个标连夜出发,由巡抚和布政使分别带队,奔袭多个卫所。
贾琏这边也没闲着,次日一早,让那些等在外面的知府和县令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