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设三公九卿管理朝政,其中九卿中的典客负责外交。现在这个时节,无疑是典客最忙碌的时候,六国与各诸侯小国纷纷来秦,各怀鬼胎,皆由典客负责接待,更有秦国周边的诸多部落,同样需要处理与其敏感的关系,可以说是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典客下设大鸿胪与少鸿胪两个官职,皆非学富五车、能言善辩者不能胜任,且皆需通晓天下诸国,明辨国与国之间利害关系,于微妙中洞察先机,于混乱中窥见蹊径。其下又设诸多官吏,也非有才学的人不能担任,一同处理复杂的外交事务。典客院的所有官吏都清楚,现在是秦国的三公子嬴正担任典客院中的大鸿胪一职,在典客院里属于仅在一人之下,可没有任何一个人对此有非议。三公子嬴正是从小吏做起,一步步晋升到的大鸿胪。智辨楚国使臣,与西蜀百族缔结盟约,焚冬之战时劝退他国对魏国的援兵……每一件事,都足以证明嬴正并非是靠着自已的身份才官至于此,而是他真的有能力担任大鸿胪一职!更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人都愿意在嬴正手下任职,不单是嬴正能带着众人做成事,还因为嬴正明白他们每个人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嬴正能帮他们得到自已所需的。即便嬴正都未到弱冠的年纪,他在众人心中的威望也已经超过了典客,隐隐成为了典客院真正的决策者!“西部戎狄部族最近都不太安分。”“这个时候戎狄部族里的一支竟有意归降,想要迁到我国内定居。事前不提前联系,使臣突然就要到了,实在是有些蹊跷。”“依我看,让他们进城,少鸿胪负责接待即可,用不着大鸿胪出面,更用不着出城去迎接他们。”“对,大鸿胪不必出面!”“就算将他们晾几天也无妨!好好打压打压他们这些野蛮人的脾气!”嬴正听着众人的议论,最后说道:“西部戎狄部族众多,足以百计,不成患的根本在于无人可以将其统一,否则我秦国就会腹背受敌。对付西部戎狄部族,需要分化瓦解他们,使其始终为一盘散沙。这是秦国之前对西部戎狄部族的政策。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秦国东出势在必行,焉能有腹背受敌之患?西部戎狄必成我秦国一角方可!示以我秦国大国之气象,予以安居乐业之法,明以建功立业之途!敞开胸怀,海纳百川,方是正途!”众人目光炯炯地看向嬴正,明白对方的眼界始终是要远超自已,自已能做的便是无条件地相信对方,没有任何质疑地执行对方吩咐的事情。“此次我带队,以诸侯之礼相迎!”嬴正说道。典客院的众人立刻忙碌起来,毕竟是以接待宋国这种中等国家的礼仪相待,需要准备的东西并不少,并且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太急了些,竟然明日就要赶到了!”“怎么会远在晴荒古道这个地方迎接呢?那里都荒废多久了?”“那都是武王跟戎狄王歃血为盟时候的事了……将地方选在这里,大概是想以此旧事来彰显友谊之深厚吧!”“他们这次来多少人,要给他们安排好的住处吗?”“若是真的要迁到境内,跟内史府打过招呼了吗?需要提前选好地方,还要让他们一一入籍,秦律也要向他们说明……”“向护军都尉那里申请护卫了吗?” “……”典客院的众人忙了整整一夜,却并没有将一切都准备妥当。许是半夜的缘故,他们或多或少地都遇到了些阻力,不是找不到人,就是其他部门不肯通融。若是在平时,典客院还有时间斡旋,现在却已经来不及了。“当真是邪门了,今日的事怎么哪哪都不顺?”“好像各个部门都故意为难我们典客院一般!”“不管了,得出发了!”“……”典客院的众人集合之后,嬴正立刻带队向着咸阳城西侧的晴荒古道进发。没用多长时间就出了咸阳城,走上了几乎已经荒废的晴荒古道。当年秦武王与戎狄王接连大战十场,竟战出了情谊,最后歃血为盟,开辟出了晴荒古道。戎狄王死后,戎狄部族四分五裂,皆不认当年之盟约,这条晴荒古道便早就废弃。如今荒草蔓延,又加上大雪的覆盖,实在是难以看清。“禀告大鸿胪,没有调来护卫。新轮换的那名都尉只认调令,根本不认金召令,我好话坏话说尽也没有用,他就是一句只认调令。”典客院的官员喘着粗气说道。“算算时间,戎狄部族应该也要到了,不用等护卫了。”嬴正看了看天色,让众人继续前进。没有护卫同行,典客院的众人虽然心中嘀咕,但也并不怎么担心,这里毕竟是咸阳城。若是真的发生什么意外,无疑是向秦国宣战!越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