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泽一回来就看到迎上来的陈桂花,也知道她等急了,但在门口也不是这么个事 ,只能示意她进去再说。
一进堂屋,家里的大人就都差不多凑过来了,榕泽也没说什么,直接让三兄弟把今天赚的铜板倒出来。
数十枚铜钱落下碰撞在一起的声音清脆悦耳,虽然榕泽知道这就算什么声音都没有也会觉得好听,但今天自己也觉着,这钱的声音真好听。
“哇。”围在桌边的人都发出惊叹的声音,眼睛更是亮的惊人。
就是算是今天卖东西的三兄弟也没想到这么多,收钱的时候都是一文两文的收,没想到积攒起来数量还不小欸。
榕泽没参与到数钱的业务当中去,从豆腐剩下的数量也能大致估算出铜钱的枚数,再加上,家里人都很乐意数钱,也不差这一个了。
“有65文钱,我的天啊,这么多。”统计完数字之后,陈桂花已经狂喜了,大叫出来。
大家也都很惊喜,没想到这么多,毕竟农民一年到头,光地里的产出交了税之后,能挣到两贯钱就很不错了,现在家里每天能挣60多文钱,一个月就能挣到以前一年的钱,也太惊喜了。
榕泽看到他们这么高兴,榕泽也没说什么丧气的话。
接着,想起花出去的几文钱,还是要说出来:“我还买了斤肉,等会晚上和剩下的豆腐一起吃,给孩子买了两文钱的糖,等会给孩子吃点。”
“还有啊?怎么又买,瞎花钱。”陈桂花听到榕泽又花钱了,心里还是舍不得,但买都买了,也只能嘴上说说。
榕泽也知道她的性子,说两句也不当回事。
“咱家要做这个生意的话,豆子是肯定不够的,等会几个儿媳回家去一趟,问问亲家卖不卖豆子。咱们就按照市价收,丑话先说在前头,黄豆的质量要有保证,而且咱们家这生意刚刚起步,收的肯定不多,而且也只能慢慢来。”
三个儿媳听到很是高兴,虽然公爹说了要求,但平时豆子卖都卖不出去,能有人收就很好了,至于质量,这年头也没谁这样弄假。
“好的,爹,我们下去就回去说。”
“嗯,然后你们三个自己排好顺序,别伤了和气,咱家这豆腐要做长久,原料是肯定会要的,谁前谁后都没关系。”
“嗯嗯,知道了,爹。”
榕泽今天观察了买豆腐的人,也知道还需要开拓市场,这就只能靠着自家去找了。
“有金、有银、有财,我今天看了下你们卖,今天也有点熟悉了,那明天开始就分开吧。嗯,你们三个分两组,两个人在镇上卖,另外一个挑着到村里去叫卖,邻村都是可以的,可以用黄豆换,咱们也能省点材料钱。”
老大和老三两个脑子就已经转起来了,至于李有银,榕泽看着他还在发呆也是没谁了,完全不知道挑着叫卖会辛苦。
果不其然,老三就开始问了:“爹,那咱们怎么安排?您看着安排吧。”
榕泽想着老大和老三确实比老二更合适买卖,倒也没故意折腾他们:“老二,你明天开始挑着豆腐去村里卖吧,别挑太多了,就是给咱们打个广告,走完周边几个村就不用去了,你等会过来,我教你怎么说。”
转头又对另外已经明显有笑意的两兄弟:“你们两个去镇上卖,先熟悉一下,以后就轮流去,一个摊子不需要两个人,还有,别和我搞小动作。”
听到这明显不善的话,两个人立刻收敛了笑意和得意,在自己爹面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
“老二和我来。”榕泽也不想管这小心思了,直接对老二说。
到了房间之后,榕泽就很舒适地坐下了,倒是有银有些局促。
“老二啊,爹这么安排,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啊?或者是觉得哪里不太满意,直接和爹说。”
“没有,爹,我很满意。”李有银听到榕泽这么问还挺疑惑,毕竟自己确实没什么不满的,而且,现在谁家爹会问儿子的意见。
“嗯,你头几天辛苦一些,等在咱家周围村都知道了,你就不用去了,到时候只需要在家做豆腐就行,你想不想去卖豆腐,到时候你们三个轮流去卖也是可以的。”
“不用了爹,在家就行,我也不习惯。”说着,还憨憨地笑了。
这也是实话,李有银是真的不习惯去卖东西,觉得在家做豆腐挺好的。
“那行,先就这么办,等这个月底了,爹再给你们发钱。”听到他这么说,榕泽也没勉强,这事靠自己自愿,不愿意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