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榕泽想着尽快把月英送到绣庄去,就直接在吃饭的时候宣布了。
放下筷子,榕泽当没事人一样宣布:“老大家的,给月英打包下衣服鞋袜和平时用的东西,过两天我送她去镇上锦衣阁去学刺绣。”
榕泽这番话说的云淡风轻,但在听的人耳朵里却不亚于一道惊雷,无论是惊喜的老大夫妇,还是其他人,都是一副吃惊的样子。
陈桂英也顾不得平时对公爹的敬畏,直接问:“爹,您说的是真的吗?大姐儿真的可以去锦衣阁做学徒吗?”
李有金虽然没说话,但还是睁着眼睛看着榕泽,希望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复,证明自己没有说错。
其他人也是一副需要肯定的模样。
“对,我今天去镇上就是这个事情,算不上学徒,就是到她们的绣庄去学习,吃住她们那里都负责,不用我们弄,每旬可以休息一天。”
“哎呦,那可真是太好了。”听这个惊叹的语气就知道是陈桂花了。
老大夫妻可以说是惊喜的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自己更加看重儿子但有条件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女儿太差,也希望能过的好,再说,女儿自身过得好也有条件帮助父母兄弟。
至于其他几个,老二是家里没有女儿,自然只是羡慕,至于老三家的玉兰,还才刚刚走稳,针都拿不起来的年纪,只是嫉妒,毕竟到自己家的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但榕泽向来积威甚重,只能心里嘀咕几句。
榕泽也没理会几人的心思,倒是对月英嘱咐了几句:“月英,你去绣庄之后好好学,多听师傅的话,但是如果受欺负了也不要一直忍着,咱们家也不是送孩子过去当丫鬟的,你也不要牵扯进去什么事情,好好的学就是了,等到学会了以后还能卖绣品给铺子,自己也好过一点。”
这年代生的女孩子真的让人有操不完的心:“你在绣庄就少说多做,爷爷知道你是乖孩子,但还是要多说一句,绣庄里面的东西,无论是多小,一根针、一根线,只要管事的没说给你,就不可以拿,知道吗?你自己想要练习买绣布、绣线都可以和家里说,也不用有负担,反正以后你也可以回报家里人的。”
月英的年龄不大,但已经知道这个机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本来以为爷爷和自己说的时候是一时兴起,虽然抱着希望,但是并不大,听到梦想成真真的高兴:“爷爷,我去绣庄会好好学的,一定不会做什么小偷小摸的事情。以后也会报答家里的。”
“大丫头可真的是有福气了,这在我们村都找不到几个这样的,你以后可得记住别忘了家里人啊。”这话说的,陈桂花这嘴真的是不会说话,但榕泽也不好在晚辈面前说她,只能是瞪了一眼,被瞪了一眼,陈桂花总算是稍稍收敛一点了。
榕泽看着下堂做的几个孙辈,也觉得是要把事情说清楚:“你们三兄弟对满囤他们五兄弟是怎么个安排?”
几个人听到这么问倒是没有什么蒙圈的状态,说明私下里确实是为自己儿子打算过的,有点小心思很正常,就算是憨厚的李有银也如此,榕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如果为人父母了,半点没为孩子考虑,才真的让人无语。
老大李有金倒是主动开口:“爹,我家的两个我是想着让他们读几年书,识几个字,也不是想着考什么秀才,就是认些字,以后也能做点别的。”
榕泽听了也没说什么:“你们两个呢?”
“爹,我想着和大哥一样,就是先让满江、满河认几年字,然后就送去学手艺,学个几年也能出师了。”老二虽然憨,但也不是真的傻,知道怎么给自己儿子打算。
“爹,我和哥哥一样。”这是老三的声音,自从赚钱之后,虽然还怕榕泽,但也能说笑几句。
榕泽听着几人的想法,其实和自己想的差不多,毕竟,这个时代,说不听点就是泥腿子,想要过好日子就得慢慢来,一步登天很大的几率是摔的更惨,尤其是权贵没有制约的情况下。
榕泽是有法子帮他们,但确实不能用,否则等自己一去了,什么都是过眼云烟。
“那行,我们就定个期限,明年开春送他们几个6岁以上的去江夫子那里读书识字,10岁之前这笔钱由公中出,以后的话,无论是继续还是去做什么,都由你们自己负责。”榕泽秉着一视同仁的规矩,还是做出了这个打算。
听到这个,个人的反应不同,儿子、儿媳完全是高兴,至于陈桂花,听到公中要出这么大一笔钱,已经有点控制不住了,榕泽只好